第0948章 杀气腾腾(第3/4页)

顺势又悄悄的将一张交子塞进了衙役的袖口。

衙役快速的出具了税单,商家管事的掌柜立马呼喝着手下的长随拿着税单去税务所换取税票。

码头很热闹。

主掌着码头上所有人生计的渤海府知府苏洵和渤海府监察使包拯却皱着眉头站在码头的一角。

苏洵打了个哈欠,一脸困倦的对包拯道:“听说你要走了,码头上的衙役都放肆了许多,我记得当时从迁移的百姓中强留下他们的时候,他们都挺讨厌做衙役的。

只觉得种地才是天底下最好的事情。

商人们给他们行贿的时候,他们能毫不给人脸面的当场拆穿,并将人扭送到衙门。

如今才过去了多久,居然学会受贿了。

你身为渤海府监察使,可得管管。”

包拯拧着眉头,冷声道:“我自然会管,我定叫他们痛不欲生。”

苏洵叹了一口气道:“渤海府是辽地唯一一处港口,过往的商船络绎不绝,每一岁的税收超过了百万。

每日看到那么多钱财流过,是个人都会心声贪念。

若不是我家底丰厚,我都想大捞一笔,更何况他们这些人了。

你应该留在渤海府,好好的帮我看着这些人。

不然你处理了一批,回头还会有下一批冒出来。”

苏洵和包拯共事,十分愉快。

他做事,包拯查漏补缺,将原本贫瘠的渤海府,快速治理的繁荣了起来。

以前,渤海府只有过往的商客和罪籍。

后来多了一些地方兵和赤贫的百姓。

前年,有人开始在渤海府落籍了。

渤海府也是辽地第一个给自愿落籍的人开具籍单的府。

到如今,在渤海府落籍的人已经超过了一万。

渤海府繁荣,指日可待。

苏洵相信,再让他和包拯治理渤海府一任,渤海府必定能成为一个比大宋大多数州府还要富庶的地方。

到时候,他们两个人可以抬头挺胸的一起走进垂拱殿,接受赵祯的封赏。

可是如今,包拯要走。

苏洵瞬间觉得渤海府半壁江山要塌。

他不是那种喜欢用温言软语留人的人。

所以只能有这种委婉的话告诉包拯,渤海府需要他。

包拯听出了苏洵的话里的深意,盯着渤海府的码头,幽幽的道:“此处是我治理的第一处地方,我也难以割舍。

只是君命难违。

官家调我入江宁府的旨意,昨日就到了。

他命我在入冬之前赶到江宁府,我就必须在入冬之前赶到江宁府。

官家的旨意你也看了。

江宁府的担子可不轻。”

说到此处,包拯看向了苏洵笑道:“我若是将江宁府的事情解决好,你这里也会受益。那些被分派到此处劳作的地方兵,瞬间就会变成平民百姓。

开垦出良田会成倍数增长。

丁口税恐怕能翻好几番。

到时候你的功劳足以让你平步青云。”

包拯脸上的笑容越真称,苏洵心里就越不好受。

“你就不能留下帮我?!”

苏洵性子有点倔,不喜欢求人,除了在寇季这种长辈面前,会低下头,对其他人,他一直高高的仰着头。

所以他想挽留包拯,嘴上的话却很硬气。

包拯笑着道:“官家可是下旨了,你应该明白抗旨不尊的后果。”

苏洵嚷嚷道:“只要你肯留下,我找先生去说情。”

包拯摇头一笑,“先生若是真的不想分开你我,你以为调我离开的旨意会送到渤海府?你别忘了,先生如今是平章事。

他不加盖政事堂的相印,那一道旨意就出不了汴京城。”

苏洵咬牙瞪眼道:“你素来能看透人心,先生又很看重你,你给先生说说,兴许就能留下。”

包拯长叹一声道:“我们是给百姓做官,是给自己做官,不是给先生做官。不能仗着先生地位高,就由着性子来。

此地那些地方兵的心思你又不是看不出来。

他们恨不得亲自跑回家去,将家里的老弱妇孺、兄弟姐妹迎过来。

他们家书去了那么久,家人却没动静,心里已经按耐不住了。

他们现在是兵籍,若是犯蠢逃出渤海府,那可是要砍头的。

他们很勤恳,我不能看着他们拿脑袋去冒险。

所以江宁府我必须去。”

苏洵听到这话,就知道包拯心里也生出了去意,顿时恼怒的道:“你若离了渤海府,那我这官也不做了。

没有你帮衬,我管不了渤海府。”

包拯瞪起眼,喝道:“胡闹!朝廷命官的身份,岂是你说不要就不要的。你当朝廷法度是儿戏?

你也算是一府之尊,如此肆意妄为,如何对得起朝廷的栽培,先生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