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0章 贪财入迷的赵润(第3/4页)

能不能清楚的辨别出好东西的价值,看的是眼力、学识、经验、智慧。

比如三年前寇府发给孩子们的压岁钱。

若是流落到了民间,见识过的就会知道那是寇府流出来的。

没见识过的,只会当那是富贵人家用的压岁钱,推断不出背后的主人是谁。

识货的人,可以将其挂上寇府的名号卖一个高价,不识货的就只能当其是一般富贵人家的东西。

寇季在赵润三人惊愕的眼神中,回到了书房,取了一个箱子,交给了他们三人。

吩咐了一声。

“去,交给他们,他们知道怎么做。”

赵润三人拿过了箱子,也没有多问,更没打开看,拿着就离开了竹院。

赵润三人一走就是七日。

七日以后。

民间传出了一则流言。

说是一个蜀中的商人,在八方交子铺存钱的时候,发现了八方交子铺有借贷业务。

当即就想到了当年蜀中交子铺闹出的惨剧。

蜀中交子铺因为超发交子,榨干了蜀中许多百姓钱财,导致许多百姓血汗钱蒸发的事情,瞬间传便了汴京城,传便了开封府。

八方交子铺挤兑如潮。

即便是一字交子铺也受到了影响。

百姓们纷纷涌到了八方交子铺和一字交子铺兑换交子。

一字交子铺存钱丰厚,自然不担心。

八方交子铺并没有超发,所以也不担心。

八方交子铺有人经历过蜀中交子铺的惨剧,所以不敢重蹈覆辙。

八方交子铺的人成竹在胸,觉得只要应付过去挤兑潮,八方交子铺就能恢复如初。

只是,挤兑潮持续了五日后,八方交子铺的人脸色就变了。

八方交子铺快被搬空了,依然有成千上万手拿着八方交子铺交子的人在交子铺内等待兑换。

八方交子铺的人立马意识到,有人造假。

他们迅速的查看了他们收回来交子,耗费了三日,发现里面有一个很微小的破绽,那就是假票上的印玺位置,有一个针孔大小的缺口,他们快速查看了交子,发现里面参杂了足足六成的假交子。

对方似乎故意留下了破绽给他们,让他们分辨出真假。

收回来的交子有六成是假的,那么外面的交子,恐怕有一大半是真的。

他们很想将假的说成真的,可他们不敢,因为后果他们承担不起。

他们只能捏着鼻子,变卖家产,应对挤兑潮。

因为六成,他们砸锅卖铁倒是承担得起。

逃,他们不敢逃。

因为嫡长皇子赵润存入的那一笔五十万贯的巨款,从头到尾都没有兑。

交子铺发生了如此大的动荡,存入了如此一大笔巨款的赵润不可能不关注。

他关注着,就代表着他身后很多人关注着。

在那么多大人物关注下,逃,肯定逃不了。

他们只能一边硬着头皮往下兑换,一边托人找关系从中说和。

死磕是不可能死磕的。

商人没那个血性。

有那个血性的不叫商人。

他们就算再蠢,也意识到背后有人收拾他们,寿王赵润迟迟不过来取存钱,就说明此时跟寿王赵润有关。

毕竟,寿王赵润放着自己家的一字交子铺不用,反倒是用起了八方交子铺,其中肯定有猫腻。

起出他们还以为寿王是在藏私房钱。

如今看寿王不急着兑换交子,那就明白了有人借着寿王收拾他们。

能借着寿王赵润找他们麻烦的人,朝野上下只有那么两个。

也只有那两位,能布这么大的局。

也只有那两位手里有可以破解他们交子模板和用墨的能工巧匠。

也只有那两位,不急着让寿王兑换交子。

因为他们不敢不兑。

即便是没钱了,也要拿人头还清。

竹院。

寇季在教授学生们算术。

门子匆匆赶到了书房门前,低声禀报,“老爷,陈执中求见……”

“不见……”

寇季正在指点苏景先做加减乘除,所以头也不抬的说了一句。

门子赶忙道:“带着厚礼……”

寇季抬起头,瞪了门子一眼,“你家老爷我是爱财的人吗?”

门子低声笑着,没有言语。

寇季又瞪了门子一眼,“让他到前厅候着……”

门子痛快的答应了一声,快速的去见陈执中。

寇季幽幽叹息了一声,自语道:“穷怕了,看见钱就像往怀里揣……”

“我也是……”

赵润一脸认真的附和着。

王安石和曾巩直翻白眼。

他们可是亲眼见证了寇季是如何翻云覆雨的。

如今,八方交子铺的钱财,已经尽数搬到了一字交子铺,兑换成了交子,放在寇季书房的小箱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