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章 各家齐聚(第3/4页)

所以狄青可以随心所欲的在封地上构建城池。

狄青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筑造起封地的第一座城池,还有临海的码头。

寇季请了一些营造的大匠,一起商讨了一下,给狄青制定了一个省钱又省人手的筑城计划。

寇季还给狄青划拨了一批船只和匠人。

狄青没有拒绝,全部笑纳了。

不是狄青脸皮厚,而是狄青觉得他和寇季是一体的。

他不善于经营地方,只会打仗。

所以庆国和北海郡王封地的战事他包揽了,经营方面,就全部交给寇季了。

狄青不在乎那些名分上的东西,也不在意庆国和北海郡王封地混在一起。

狄青曾经跟寇季提过,愿意将北海郡王的封地并入到庆国,只是被寇季给拒绝了。

所以狄青只能硬着头皮自己经营封地。

此事若是说出去,别人可能会觉得狄青傻透了。

但是在真正的智者眼中,狄青此举却十分聪明。

狄青自己不擅长经营地方,所以就果断将自己的地方让出去,让别人经营。

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若是自己不会经营封地,硬着头皮经营,只会越弄越糟。

说不定会将治下之民弄的痛苦不堪,最后分崩离析。

所以将封地交给寇季经营,绝对是十分明智的选择。

至于寇季会不会贪自己的封地,狄青一点儿也不担心。

狄青本就不在意自己的封地。

寇季在给狄青计划完了封地的建设以后,狄青再次带着人坐着船赶往了自己的封地。

这一次,狄青带过去的人马数量相当可观。

狄青走了以后。

寇季一起见了流求曹家、东天竺曹家、西天竺张家、黑汗国使节、东阳使节,以及两个占据着西域再往西大部分疆土的两位大宋藩王的使节。

流求曹家派遣来的人是曹家的曹佾。

东天竺曹家派遣过来的人是一个寇季不认识的人,是曹利用的另一个孙子,名字叫曹湛。

西天竺张家派遣的是张元的儿子张保。

黑汗国使节依然是格格巫的心腹哈图克。

李家派遣的是李昭亮的儿子李纯。

朱家派遣过来的是朱能的儿子朱福。

东阳种家派遣来的是种世衡的二儿子种诊。

几个人有老有少,被寇季一并请到了文昌书院的一处待客的花堂内。

寇季请一众人坐下,吩咐人上了茶。

对着曹佾等人点了点头以后,笑着道:“我刚刚看了看,诸位带来的礼物可不轻。我受之有愧啊。”

曹佾笑呵呵的道:“四哥说笑了。我们几家能够裂土封王,全部是四哥的谋划。没有四哥,就没有我们几家今日。

以前四哥在大宋,我们没办法豪礼相赠,生怕被人说闲话。

如今四哥离开了大宋,我们自然就不需要顾忌了。”

寇季哈哈笑道:“你们的场面可不小,堪比你们入汴京城去觐见大宋皇帝陛下啊。”

曹佾等人听到了寇季如此称呼,略微愣了一下,几个人用眼神交流了一番,然后笑吟吟的看着寇季。

寇季就当没看到他们用眼神交流,他盯着曹佾道:“流求发展的可好,听说你从东天竺国和西天竺过买了不少女人,运到了流求,给流求的百姓官配。

如今流求的人口已经达到了十五万之数。”

曹佾闻言,一脸感慨的道:“我流求虽然有十五万人,可其中九万多都是稚子顽童,等他们长大,恐怕要等到十几年后。

如今我流求能用的人,也就六万而已。

其中能战的兵马,仅有一万。”

寇季笑道:“能被你曹家评价为能战的兵马,必然是悍卒。一万悍卒,已经不少了。守着流求,绰绰有余。”

曹佾直言道:“人太少,地也太小了……”

寇季挑起了眉头,指了指曹佾,摇头一笑。

曹佾跟着笑了笑,没说话。

寇季看向了种诊,笑问道:“种公可好?”

种诊年龄比寇季小,听到了寇季的话,含蓄的道:“家父能吃能睡,亦能举起校场上最大的石锁。”

寇季点头笑道:“如此说来,是老当益壮咯?”

种诊抱拳道:“劳叔父挂念了。”

寇季摆摆手,“听说你种家到了东阳以后,收编了不少倭人?”

种诊没有隐瞒,直言道:“家父是将东阳的一部分倭人编入了军中,建立了仆从军。但家父一直没有忘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话。所以家父用倭人,但是不重用倭人。

此外,家父也在效仿西阳的手段,逐渐的消除倭人。

只是家父的手段没有西阳王那么酷烈,所以成效慢了点。

家父曾言,战争是控制人口最便捷的方法,只要打几场仗,一切就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