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1章 反天朝同盟(第2/2页)

在那么大一片的茫茫草原和无边大漠上追逐游动的蒙古行国哪儿那么容易?特别是车臣汗部、土谢图汗部、札萨克图汗部、科尔沁部都采取了避战的策略,尽可能的往北游牧,避免和明朝的模范军(嫡系)还有方镇军(朔方、安北、北平、大宁四镇)交战,同时集中力量打击察哈尔、土默特两部蒙古人。

而察哈尔和土默特两部虽然都得到了明朝援助的火器(主要是火绳枪)、盔甲、良弓,但是这两部并没有改变不利于战争的部落制,而且他们被清朝控制太久,已经部分丧失了游牧能力。他们在漠南草原的时候看着不错,可一旦进入漠北,也着了喀尔喀三部的道。

后者先在漠北草原的南部放火烧草原,然后又用死马死羊污染水源,给北进的察哈尔、土默特两部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所以在洪兴九年开始的喀尔喀蒙古和东道蒙古之战,并没有如预想的那样很快取得胜利,而是陷入了持久。

在东道蒙古草原上,黄得功并没有急于和科尔沁部开战,而是率领远道而来的大宁军先在燕山山脉东北和马孟山一带站稳了脚跟。

大宁军首先在马孟山西南的丘陵地带重建了大宁卫城,作为大宁军的根本之地,又在燕山山脉东北和马孟山寻找适合开垦的山谷,建立了十四个屯城,以安置从淮北迁来的大宁军的军将和家眷。

同时,黄得功还出兵对原属于清朝的卓索图盟的蒙古部落进行讨伐,迫使他们北迁或者向大宁军臣服。对于臣服的卓索图盟的蒙古部落,黄得功则用清朝治理内属蒙古的方式,设立了大宁六卫(原本的喀喇沁三旗),分别划分草场,使之定居住牧。

而在喀尔喀方面,由安北、北平、朔方三镇支持的土默特部和察哈尔部则有些冒进,不顾草原被焚、水源被污,坚决北进,而且还分兵两路,分别推进到了哈尔和林和克鲁伦河一带。

结果察哈尔部在克鲁伦河以北的乌尔再塞坎山脚下遭遇了车臣汗部和科尔沁部还罗刹国的联军!

双方大战了一天一夜,察哈尔部的大军虽然将车臣汗部和科尔沁部的大军打到了崩溃的边缘,但是战场上突然出现了1000名罗刹国的“圣诞老人”兵,使用重型火绳枪进行猛烈的齐射,将察哈尔部的骑兵一举击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