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6章 就是要当曹真啦!(第2/2页)

这种国家死磕的劲头大着呢!而且也不怕死人……他们又不是东虏,拢共没几万壮丁,死不大起。大顺有二十几万府兵户,一户养活三个儿子,下一代就是七十几万!不死掉一点,怎么分地啊?一个府兵给40石,七十五万得多少?3000万石啊!大顺朝廷起码还得拿1500万石(包括征税成本)。四川加云南才多少土地?怎么供得起4500万石?

而且大顺国实行的计口授田又是个养民的政策——平均主义最能养人了!所以大顺的人口出生率一定高于大明。而且现在的四川又没经历过明清西三方拉锯,人口基数不少。估摸着如今的人口已经过3000万了!再过个一二十年,四五千万都有了。

到时候李过、李来亨这一代创业之主要是没了,就该农民起义了……

所以朱慈烺对付大顺的办法就是一个字——堵!堵着他们,憋死他们!

就和当年司马懿堵诸葛亮的办法一样。

可是吴三桂他不愿意当司马懿啊,他觉得自己是大明的曹真曹子丹!

在上一回西和兵败之后,吴三桂就很不甘心,努力从关中、河西、朔方、西宁各处抽调兵力,准备在五月之前再打一场西和。

大元帅府行文送到的时候,他正在祁山大营的帅府内和刚刚赶来的尚可喜、孔廷训商量怎么再战西和的事儿。

见吴三桂看完了行文,孔廷训就腆着脸问:“凉国公,大元帅府行文说了什么?是不是要赏赐咱们啊?一个流寇的人头值多少钱啊?”

吴三桂看了他一眼,哼笑了一声:“本朝现在不计头功,你就别想了……而且流寇李定国兵强,不易对付,脑袋也没那么好割。咱们这一仗,不求杀敌,就图夺地。只消步步为营,由祁山向南推60里,夺了流寇的西和农地,咱们就算赢了。”

“西和农地?”孔廷训没听明白,“哪儿啊?”

“就是西和县,”吴三桂道,“流寇在那里开了许多梯田,咱们只有把这些梯田毁了,咱们就能逼得李定国退兵了,他一退,咱们就能领赏了。”

尚可喜和孔廷训互相看看,都松了口气儿,步步为营好啊,省得和流寇拼命,那样太危险了……大家都是混军饷的,犯不着和那帮疯子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