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1章 袁崇焕快来(第2/2页)

不过最近孙承宗又打听到朱由检抄家卖赎罪券搞了点钱,所以就想继续自己“步步为营、堡垒推进”的大计。

而他一提什么“兵家必争”,王在晋立马就跳了。倒不是心疼钱,而是野战真的打不过啊!

孙承宗的办法是当年北宋锤西夏的招,但是东虏不是西夏啊!当年西夏李元昊死后,北宋西军和西夏野战并不吃亏。

野战不亏,你才能在横山筑垒,步步逼近啊!要不然你怎么筑堡?堡垒没筑好,就得让人打了。

而明军和东虏的野战亏大发了,你修什么大凌河堡、小凌河堡的,风险可大了。到时候修一半让人围困了,你还得去救!人家正好打援割人头。辽东账面上有十一万大兵,实际上不知道有没有六万,架不住东虏往死里打的!

朱由检却抬手阻止了王在晋,“王阁老,你让孙先生把话说完!”

孙承宗看到朱由检的态度,顿时受了鼓舞,接着建议道:“前任辽东巡抚袁崇焕精通军务,先后两次在宁远大败东虏,可以大用。臣推荐袁崇焕为辽东经略,主持全辽军务,遂行堡垒推进之法。”

朱由检又看了眼王在晋。

王在晋道:“袁崇焕此人言过其实,绝不可为经略,最多只能让他守一城一堡。”

朱由检似乎有点难以决断,沉默了一会儿,又问王在晋道:“现在察哈尔部西迁,东虏必然会乘机西进,全有辽河河套,甚至有可能更进一步占有坝上草原。到时候蓟州、宣府、大同,都在东虏兵锋之下,当如奈何?”

“唯有加强三镇守备,并在辽南旅顺、金州之地屯兵筑城,以为牵制。”

“那是准备挨打!”孙承宗插话道,“由山海关到大同,将近2000里长墙,只要一处破口,东虏就会杀进关内!这2000里长墙,如何防备?”

王在晋道:“可以放弃锦州、宁远……调宁锦之兵分守蓟州、宣府、大同。”

王在晋的主张还是保守挨打……

“一派胡言!”孙承宗怒吼道,“关外之地,都是祖宗所留,将士浴血所保,怎可捐弃?”

朱由检看着两个老头争的面红耳赤,居然噗哧一声笑了起来:“二位稍安,朕已有主张……速召袁崇焕和毛文龙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