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铁轨马车事谈毕,悄然乘舟南下去(第3/3页)

军部倒是无所谓,有内库在呢!

而且这前期砸下去的银子只是几千两,陛下倒也不至于不肯给这点儿银子。

“好罢!殿下亦不必说了,此番我户部可占股几成?!”

王俨脑子里盘算了一番,终究是打算认下这笔账。

朱辅则是沉声道:“老夫代表簪缨货殖会,认了这笔账了!殿下说便是了。”

熊孩子其实心底里捏了一把汗,虽说是准备很充分了。

可到底能不能把这俩忽悠住,没从这俩人口里得到确认前他还是没底的。

且这是他第一次扛大梁忽悠人啊,小公爷逼着他来干的。

还说没把这俩忽悠住的话,回头他先揍自己两顿再亲自出马……

“还是先说说各方需做事宜罢!”

这会儿朱厚照总算是定下心来了,长长的吁出一口气开始气定神闲、按部就班的继续忽悠。

首先呢,若是涉及到了当地豪族、士绅的土地则要由户部负责。

不管户部是去内阁打闹,还是派人去说和都行。

反正土地得拿到手,而且还得让地方把铁路保护好。

若是涉及到了勋贵的土地,则是由簪缨货殖会这边出面去谈妥。

当然,涉及到了各地藩王自然是内库这边去处理了。

对于这点王俨、朱辅倒是没有意见,这也是最合适的分配方式。

分成比例么,自然是内库占据了大头。

毕竟内库除了要负责藩王之外,还以军械营造局为股本入资的。

王俨这一刻才感觉到,那会儿小公爷让皇家来弄这军械营造局布下的大局。

可即便是如此,他也只能是捏着鼻子认了。

没辙啊!皇家内库已经成长为比户部更强大的巨兽,除了营造局还有军部呢。

别说他户部了,便是内阁也吃不下来啊。

内库占四成、户部三成,簪缨货殖会两成。

剩下的一成则是给小公爷的,这点王俨、朱辅倒是没有反对。

毕竟如果没有张小公爷入股的话,他们还不放心呢!

谁不知道他才是财神爷啊,他入股的大家才会觉着挣钱。

只要挂上他的名字,哪怕是挂名都能让人觉着这买卖能挣钱啊!

京师事毕,张小公爷则是要开始准备桂西之行。

好在之前便有粤北的经验,所以姬武将们也能适应的过来。

收拾了一番,一行人很快的便在调查局安排的船只内向着粤北赶去。

路线是要进入粤北,然后再从粤北转入黔州。

在黔州与米鲁、田蕾她们汇合后,看情况再入桂西。

这一次前去张小公爷算是半公开的情况下走的,所以只有少部分人知道他的行踪。

乘坐着小船晃晃悠悠的来到了海上,帝国水师的战舰已经在等着小公爷了。

内库充盈了之后,弘治皇帝就开始大量的造军舰。

虽然此时还未曾恢复到曾经三宝太监时候宝船的规模,但水师的实力已经大大增强了。

张小公爷现在所乘坐的这艘巨舰,便是历史上传说中的“五千料”大船!

后世曾经有很多人质疑,到底传说中的五千料大船是否真的存在。

毕竟如果按照计算的话,五千料船实在是太大了!足足两千余吨的排水量。

质疑者的理由是,这么大的排水量,要多粗的龙骨才能撑得住?

与此同时,他们也认为人力也不可能操纵驾驶这么大的宝船。

的确,在多为天然水道、天然港口,要靠风力和洋流航行的时代……

是难以想象如此大船如何解决升帆、转舵、调头、系泊、进出港口,还有无风航行等一系列问题。

但后来随着不断出土的证据,还有历史水文推断资料。

更有经历过下西洋的洪保墓出土的《寿藏铭》等史料证明,确实存在着五千料的大船。

张小公爷当时也曾怀疑,这么巨大的船只是不是真的存在?!

毕竟这可是五千料啊,折合后世排水量高达两千五百吨!

而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圣玛利亚号才多少?!浪排水量一百二十吨而已!

这足足是十倍以上的差距。

后人的不自信,很多时候是源自于近代史上曾经的屈辱和失败。

但这种不自信带到了对自己历史的考证认知上,甚至不假思索的自我否定殊为可笑。

张小公爷可是知道的,最激进的时候甚至还有要求要全面取缔汉字。

希望的是全面使用拉丁化的文字,认为那更先进。

“呼啦~~”巨大的风帆被缓缓的升起,在海风的吹拂下这首海上巨兽“隆隆隆~”的切开的海浪。

缓缓的向着深海驶去,张小公爷默默的走到了船头望着浪头和深邃的海水轻叹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