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来了位督察官(第2/3页)

这里仿佛成了遗落之地,而他们也成了一群被遗忘的人。

休整,训练,切磋,操演……游击先遣队日复一日地整军备战,不知不觉过去了半个月。对于这些深入敌后执行作战任务的联邦军人而言,这是一段难得的平静时光,轻伤员陆续康复归队,对部队是有力的补充,对于军心士气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

这种奇异的平静,终于随着两名情报人员的到来而被打破。他们其中一人是布鲁克斯的手下,自称“奥德洛少尉”,另一人则是从大后方辗转来到这里,自称“若昂上尉”,前者算是领航员,领着后者来到这里,给游击先遣队带来新的通讯密码本——给魏斯和李尔中校带来了庞德将军的口信:关键一战已经打响,敌后游击部队务必倾尽全力配合正面作战,此间各项事务可由指挥官自行裁决,其余一切都可以放到战后再作计较。

庞德将军是搞情报出身,事情说一半、藏一半似乎已成职业习惯,魏斯和李尔中校都感到他是话外有话,一时半会又难以说清楚背后的深意。不管怎么说,有了新的密码本,他们又重新打开那扇通往后方的信息之窗,只需要在常规的通讯频率接收电码、解译电码,就能够了解到前线战况,并在必要时候跟己方部队取得联系,配合作战。

两名情报员送了该送的东西、传了该传的话,任务却还没有结束。待众人将注意力放到电台那边,由奥德洛少尉出面,要求魏斯找个地方单独谈谈。说是谈谈,这个时候魏斯已经隐隐感觉到他们“来者不善”,从巴斯顿军校的训练弹爆炸案调查起,他对联邦军情报部门执行反间谍、反破坏审查时的做派便非常反感,可是无论于公还是于私,他避不开也躲不了,只好硬着头皮将他们带到自己的小“窝棚”里。勤务兵刚好用煤油炉烧了一壶茶,若昂上尉瞧了瞧炉子,不怀好意地问:“这个是从诺曼人那里缴获的战利品?”

魏斯不想扯谎,便如实回答:“是用诺曼战俘换来的。”

这人追着问道:“是跟你那位失散多年的哥哥做的交易?”

“不是。”魏斯秒答,“他已经在之前的一场战斗中阵亡了,关于这一点,你们可以向李尔中校求证,他是亲历者,对事情的经过比较了解。”

若昂上尉冷冰冰地说了一句“抱歉”,接着又问:“那你们是怎么跟诺曼人联系上的?”

魏斯将诺曼人派出联络小队的事情简单介绍了一下,并特意补充说,这些都是发生在泽阵亡之后。顺带的,他告诉两名情报员,当时如果不跟诺曼人交换战俘,游击先遣队所剩的补给最多只够三天之用,而大后方的物资又迟迟运不上来,摆在他们面前的路就两条:要么跟诺曼人交易,要么坐等弹尽粮绝。

“你们当时的处境很不好,这一点游击作战指挥部是知晓的,他们表示可以为此作证,而我们在洛林的情报部门也能够提供一些对你们有利的证据。”

这话听起来还算顺耳,可若昂上尉接下来的“但是”,让魏斯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但是,据我们所知,关押在洛林各处战俘营里的联邦军官兵多达万人,你们没有一对一的进行战俘交换,而是以接近1600名敌军战俘交换了800名我军被俘人员、200名无军籍的所谓抵抗者,以及你们认为生存所必须的补给品……”

“如果我们交换的是1600名联邦军人,你们现在看到的就不是这营地里的三千多人,而是满地的饿殍!”魏斯有些恼火。

见对方一脸愠色,若昂上尉既不诧异也不退怯,而是以质疑的眼光看着他:“我并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想说,你们可以交换1500,或是1200,或是1000——联邦军人。在战争中,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上过战场杀过敌的军人,比起稍有军事素质的平民更有价值。”

碰到情报部门的督察官找上门,普通官兵会觉得忐忑紧张,当魏斯还是个军校的菜鸟时,也是这般惴惴不安,但经历过战场熔炉的锤炼,他已经有了一颗强大的心脏,足以藐视各种威逼利诱,只是,那种被质疑、被误解甚至被冤枉的憋屈感,犹如鱼刺在喉,让人难以忍受。

“你的这种观点,恕我不能认同。”他大声辩驳道,“在敌后游击战当中,意志坚定、熟悉环境的平民抵抗者,跟没有游击作战经验的普通军人,我觉得并没有价值上的差别,有些时候作用甚至更大。”

见交谈的气氛有些失控,布鲁克斯麾下的奥德洛少尉连忙打圆场道:“根据联邦宪法,每个公民都是自由平等的,所以我们没必要再去争论谁更有价值。我想,若昂上尉只是觉得好奇,你们当时是诺曼人是怎么谈的,如何确定交换比例。作为联邦军情报部门的督察官员,无论平时还是战时,都有义务和责任了解本国公民,特别是军政人员与他国人员的接触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