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姜还是老的辣(第3/3页)

广德帝的目光,则是落到了最上首的贺体仁身上,也不管他正小鸡啄米似的打着瞌睡,直接点名道:“贺阁老,你怎么看?”

贺阁老一个激灵,先是茫然的‘啊’了两声,继而见众人都把目光投向自己,便慢条斯理地问道:“老夫这耳朵最近有些不听使唤,敢问卢大人,您方才是说要兴堂堂之兵,对吧?”

“正是。”

得了卢文斌肯定的回答,他又慢悠悠的把注意力转到了赵弘身上:“赵大人,您的意思是,朝廷如今财计艰难,供不起大军进山剿匪,是吧?”

“正是如此。”

赵弘也忙恭声应了。

贺阁老点了点头,又把目光投向了孙绍宗,咧嘴笑问道:“至于小孙大人么,将生死置之度外,一心要为国分忧的忠勇,老夫应该是没听错的。”

这次不等孙绍宗回答,广德帝先有些不耐烦了,半真半假的呵斥道:“你这老货耍什么活宝?朕是要问你,究竟赞同哪个的意见!”

“陛下。”

就见贺阁老一躬身,云淡风轻的道:“以臣之见,三位大人说的都有道理,臣统统赞成。”

说着,他又曲折手指头,一五一十的算计道:“这堂堂之兵,肯定是要兴的……”

“阁老!这粮饷上……”

赵宏听到这里,忍不住要出言反驳,却听贺阁老话锋一转:“但未必要去那么多人,先让孙大人选个三五百精锐……”

“阁老!这怕是……”

这次轮到卢文斌勃然变色了,却听贺阁老又道:“然后充任大军的先锋嘛,就说是要探明附近的地形,好给后面的十万大军开路。”

“若是小孙大人不辱使命,真个立下了不世奇功,自然无需再劳动朝廷大军。”

“即便事有不谐,以小孙大人的智勇双全,再加上麾下皆是精锐,想必杀伤数倍的蛮夷,还是不成问题的。”

“届时咱们再想办法行抽调大军,非但不会弱了气势,反而会让贼人错判官军的实力——说不得大军未至,就望风而降了呢。”

说到这里,他又向孙绍宗拱了拱手,道:“只是这样一来,怕是要委屈孙大人了,非但不能带王命旗牌节制地方,说不得还要把那官阶降一降,充任个普通的五品千户。”

要不说姜还是老的辣。

这贺体仁三言两语,就解决了症结所在。

卢文斌之所以强烈反对,主要是担心朝廷勘乱的兵马,一旦再次损兵折将,会彻底动摇湖广的民心士气,继而使五溪蛮族趁机做大。

可若把这朝廷平乱的兵马,改成是大军的前哨探马,那形式就大不一样了。

即便孙绍宗真的兵败身死,在湖广方面看来,也不过就是损失了个无名小将,以及几百散兵游勇,比之后面的数万大军,压根就不值一提。

更何况以孙绍宗的武勇,外加麾下都是挑选出来的精锐,就算计划失败了,做到杀敌两千自损五百,应该还是不成问题的。

这样一来,非但不会打击到士气,反而会让湖广官民,对后续的大军更有信心。

说不定还会因此,让五溪蛮族错判官军的实力。

届时不管是真的派大军征讨,还是伺机派人招安分化,都只会平添助力,不会有什么害处。

唯一会因这方案受损的,恐怕也就只有孙绍宗了——别人出京外放都是官升一级,这倒好,还巴巴给了降了一级。

至于无法节制地方什么的,对孙绍宗来说倒是有利有弊——至少不用分担守土之责了。

不过就算在怎么吃亏,他此时却哪能退缩半步?

当即翻身跪倒,慨然应诺道:“陛下、阁老!臣虽粗疏,‘枸利国家生死以,妻因祸福避驱之’的道理,还是懂得的!莫说是五品千户,便是七品、八品的军职,臣亦欣然往之!”

“好!”

广德帝当即拍案而起,大赞道:“好一个‘枸利国家生死以,妻因祸福避驱之’,只这一句,爱卿便足可青史留名!”

呃~

似乎不小心做了一回文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