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吐血的北条时宗(第3/4页)

北条时宗苦笑着说道:“诸葛武侯天不假年,司马宣王命祚长久,此时运也,人力难为。元寇势大,神国已失西道,这天下纷乱之日就在眼前。如今社稷有累卵之危,国民有倒悬之苦,在座诸君,谁不忧也?岂独余乎!”

北条氏家令重臣平赖纲道:“主公忧国忧民之心,八幡神灵必佑,天下万民必知。臣不才,愿跟随主公,谨以七生报国之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将闻言,一起下拜道:“谨以七生报国之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北条时宗,却恍如未闻,他站起来看着漆黑的夜空,忽然回过头来,目光在灯火下显得有点妖异,就连声音,都有点走调。

“诸君,你们说,元寇是否猜到我军会派兵支援江户湾?是否会在路上伏击安达泰盛的骑兵?嗯?!”他最后的一声“嗯”已经带着一丝愤怒。

什么?不会吧?元寇怎么可能会在路上伏击安达泰盛?难道元寇大将神机妙算……不对!真有可能。

既然我们能想到元寇这是调虎离山,真正目标可能是江户湾。那么,元寇也可能想到,我们看穿了他们的欺骗,一定会派兵北上支援。

既然元寇可能想到这点,那完全有可能用骑兵绕过富士山,在富士山东北伏击安达泰盛的骑兵。

这种可能性……并不小!

可是,安达泰盛离开小半个时辰了,已经无法通知他小心埋伏了。

“千叶侍家!”北条时宗喝道。

一个大武士立刻站起,“在!”

“你率领本殿骑兵马回众,火速北上。倘若元寇伏击安达泰盛,就援助安达泰盛。倘若元寇没有伏击,你就率军返回!”

千叶侍家道:“哈依!”赶紧出帐布置。

北条时宗的骑兵“马回众”,有五千人。宇都宫贞纲的骑兵主力在九州岛覆没后,这五千骑兵是日国最后一支成熟的骑兵军团。作为北条氏的“私军”,这五千骑的战力,远不是三万骑兵新兵能比的。

北条时宗连这支看家骑兵都打出去,当然是无可奈何之举。倘若安达泰盛真遭到伏击,死两万新骑兵还不算严重,神国有的是青壮补充。可是两万匹战马,却万万损失不得。

一旦元寇获得大量战马,神国就更危险了。

蒙古骑兵虽然厉害,可是现在是深夜,他们的箭术大打折扣,兵力也不会太多,自己这边还是有胜算的。

……

沼津城前天就被蒙古色目骑兵杀成了一座鬼城。上万市民被屠戮一空,刚好腾出了大量房屋,用作了征东军的军营。

最豪华的城主府,当然成了李洛的中军大帐。

虽然已经是半夜三更,但李洛等将帅仍然没有合眼。众人一边吃烤肉一边议事。

“主公,哲札的骑兵,现在已经到了那什么山之北了吧?”江钧说道。

李洛慢条斯理的切割一根烤的焦黄的羊腿,笑道:“是富士山。嗯,哲札肯定是到了。但日军北上援助江户湾的骑兵,未必会到。”

他知道历史上的北条时宗是个聪明而多疑的人,有枭雄之姿。这样的人,调虎离山的计策不会一直看不透,迟早会想到,不然的话,他也不是北条时宗了。

北条时宗吃亏在,九州大败让他失去了像样的骑兵和水师。而李洛的骑兵和水师都要比他强的多。否则,李洛靠着不足对方一半的兵力,很难占到北条时宗的便宜,更无法让对方处处被动。

对于日国这样的岛国而言,缺了水师和骑兵的强势,仗就很难打了。就是最后北条时宗赢了,日国的损失也无法估量。

当然,打败北条时宗对元廷来说,也不是件简单的事。因为日国是豪族政治,对抗侵略的韧性很强。每一个豪族,都是抗元的骨干力量。就算日军的主力打光,各地豪族在民间的反抗也不会很快结束。

这就像五胡乱华时一样,胡人当时那么强势,可不但干不掉东晋,连北方汉人也不能完全摆平,反而最后被汉人翻盘,就是因为当时汉人士族的力量太强大。

杨青雀道:“就算哲札扑空了,江户湾总不会扑空。两只兔子,最少也能打到一只。主公虽然年轻,可用起兵来却如此老辣妙算。”

她倒不是恭维,是真的觉得李洛用兵很有手段。尤其是对局势的判断和敌军心理的揣摩,不是她和江钧能比的。

杨序道:“主公,我们要不要派骑兵四出破坏,让日军无法动员后续兵力?”

李洛吃了一口羊肉,摇头道:“不可。这关东平原一马平川,人口密集。派骑兵烧杀,的确能破坏日军动员,可是那对我海东唐国,有甚好处?便宜的不过是蒙元鞑子罢了。”

在座的没有蒙古人,都是他自己的将领,李洛说话也毫不顾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