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指挥若定……江北大捷(第3/4页)

八万乡军,兵败如山倒。数里之内都是血雨纷飞,到处都是奔逃的乡军,以及追亡逐北的骑兵。呐喊和惨叫,声达十里。安南乡军可不弱,并不是乌合之众,这么一败,当真非同小可。

等到八个乡军大阵彻底崩溃,终于露出了里面的越军禁军方阵。

然而,陈日燏已经利用牺牲乡军换来的时间,撤回了禁军,摆出了收拢防卫的阵势。

李洛在城头看的很有些佩服。安南禁军的撤退果断及时,井井有条,毫不拖泥带水。难怪情报说昭文王陈日燏统领的禁军最难对付。

他自己也有点庆幸,要是只在城中留了一万骑兵,绝不可能这么容易打败陈日燏,甚至还会败了北面这一仗。

李洛看到陈日燏大阵中还有上万骑兵,他很希望陈日燏派出这上万骑兵拼命。然而让他失望的是,陈日燏压根没有派出骑兵的意思。

可惜啊,这个陈日燏,为何不头脑一热,派骑兵救场呢?

此时,一万元军骑兵去追杀俘虏乡军,剩下的骑兵再次汇集,堵住了陈日燏大军的退路。

陈日燏南面是史弼的步兵,北面是元军骑兵,东面是城池,西面是山丘,竟然是被四面围困。

但李洛并没有下令攻击。

陈日燏还有七万多禁军,此时八个方阵排成一个空心大阵,长矛大盾在外,弓箭手在内,法度森严,防卫严密,几乎无懈可击。短时间就算能破阵,也必定会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就算赢了,也是惨胜如败。

李洛很清楚,今日是困不住陈日燏的。

为何?因为西边就是山丘,陈日燏只要保持防守队形,缓缓退到山丘地带,就能安全撤离。

而李洛根本没办法阻止越军退入山丘,除非也速迭儿能尽快解决西边的陈国峻,然后赶来汇合。

果然,也速迭儿那边仍然喊杀震天,陈日燏就不再犹豫,准备下达的退入山丘的命令。

陈日燏看到漫山遍野的乡军尸体,听到远处传来逃跑乡军的惨叫声,目中一片沉痛之色。

败了,败了啊!

八万乡军,毁于一旦!

来时十六七万大军,如今不到八万人了。

虽然禁军只损失了数千人,主力尚存,但仍然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惨败啊。

乡军可是经过半年训练的青壮,不是刚拿起武器的农夫!

李洛怎么会在城中埋伏了那么多骑兵?真是一步算错,满盘皆输!

不利的战场,不利的时机,还估错了数,败得不冤!都是自己无能,才有今日之败。

陈日燏脸上一片漠然,心中却痛如刀绞。

“传令!象兵出击!”

虽然决议撤退,但为了掩护撤退,陈日燏还是下达了象兵出击的命令。

不是他非要牺牲战象,而是他要撤入山丘,战象很难爬上去,完全就是累赘,只有舍弃掉。

数百名象兵向陈日燏含泪下跪道:“殿下保重,我等去了!”

陈日燏道:“去吧,本帅会记得你们,记得你们每人的名字!”

咚咚战鼓声中,数百象兵驾驭着大象,开出大阵,义无反顾的冲向元军骑兵大阵。

“撤!”与此同时,陈日燏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他回头看看六七里外的另一处战场,虽然他看不到究竟,但他也明白,元军骑兵主力在那边,陈国峻的大军,多半也败了。

在有利于骑兵的战场,没有骑兵的一方,多半就是兵败的结局。

他顾不上陈国峻了。为今之计只有保存麾下禁军,沿江而西,搜集船只,尽快渡江去越中,在越中和元军再战。至于越中在战火中会变成什么样子,也顾不上了。

陈日燏撤退时,两百多头大象也怒吼着冲向元军骑兵。

结果早就注定,元军骑兵一边纵马躲避,一边射箭。不久之后,每只大象身上都插满了羽箭,终于一头头轰然摔倒,数百象兵无一幸免。

李洛也眼睁睁的看着陈日燏撤入山丘,无法阻止。

……

江岸边的另一处战场,此时已经分出了胜负。

也速迭儿十万大军,光骑兵就有五万,其中还有一万具装重骑兵。

而陈国峻虽然有十八万大军,骑兵却只有万人。

和北面元军防守不同。西面元军完全就是进攻。

陈国峻也是打着凭借兵力优势,步步压缩进逼的战略。这个战略,就是压缩空间,让元军骑兵没有办法加速战马。

然后令陈国峻想不到的是,李洛吩咐也速迭儿把骑兵放在了最后,反而把步兵放在前面。如此一来,只要到时步兵让到两边,后面的骑兵就有空间加速冲击了。

既然这处战场不适宜蒙古军队的莽古歹战术,那就干脆用骑兵破阵。

所以一开始双方是步兵对步兵,短兵相接,就在陈国峻凭借兵力优势占据上风时,也速迭儿一声令下,左翼的元军步兵顿时放弃战场,冲向北面的山丘,使得中间空出的平地增加到两里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