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元廷震怒……舍狼打虎!(第3/4页)

可是自从李洛起兵以来,元廷就将李洛当成了最危险的敌人。

现在,整个元廷上下,都没人敢再小看李洛。尤其是忽必烈,更是敏锐的感觉到,李洛虽然只占了江南,却会成为一个很麻烦的敌人。

忽必烈继续说道:“还有,让汉军加速攻打武关和剑门,大元的战士虽然像沙子一样多,像雄鹰一样勇敢,可这不是轻视敌人的理由。这就像哪怕一只兔子,也会蹬死一只大意的海东青。”

“从鹰师中拨出海东青十队,送给忽都帖木儿,协助忽都帖木儿侦查敌情。圣旨一到,让忽都帖木儿立刻放弃萧隐,攻打江浙。”

元朝有一支特殊的军队,名唤“鹰军”,都是有好鹰和养鹰人组成,除了用来打猎,还用来侦查敌情。

史书记载,元朝的鹰军规模很大,各种鹰加起来超过万只。

比如海东青,虽然送信不行,但高空侦查敌情却很有用。哪里有敌人,有多少,从哪里方向来,视力强大的海东青在空中发现后,会做出不同反应。

当然,这是需要驯鹰师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行。

这玩意儿,算是元军的“空中侦察机”。

忽必烈又要舍狼打虎,又要紧攻两关,还派出海东青“侦查机”,真的是看得起李洛啊,这个男人虽然老了,可仍然具备野兽一样的警惕心,一点也没有对李洛掉以轻心,即便他认为李洛不可能翻了大元的天也一样。

伯颜又奏道:“大汗,如今我大元水师几乎尽墨,新造的战船也被叛臣李洛抢了,可大元不能没有水师啊,这长江和海面,不能一直让叛军占着。”

“奴才认为,该下令给征东行省(高丽),东瀛行省,和交州行省(安南),让他们赶制战船,限期完成,组建水师。”

忽必烈也是这么想,当下点头道:“准奏。着这三省年内各赶造两百艘大船!再招募水师五万!”

“喳!遵旨!”

然而,元廷万万想不到,朝廷中的决意,当天晚上就被特察局获悉。大都分局的李雍,立刻将情报连夜传了出去。

由于唐军封江锁海,而且巡查极严,元廷的钦差队伍根本无法在长江中下游过江,只能放弃骑马,辛苦万分的翻越秦岭,再绕道长江上游的四川,从唐军舰队无法封锁的地方过江,要多出半个月路程,当真苦不堪言。

而特察局的情报传回江南,只需要五天。

……

“呵呵,忽必烈还真看得起我们。”李洛放下刚收到的情报,“他让忽都帖木儿放弃攻打萧隐,直接来东南和张弘范夹击我军。还下令汉军加紧攻打武关和剑门……”

文天祥笑道:“萧隐本来撑不过八月,如今却算是逃过一劫。”

李洛想象这萧隐的处境,可能会比之前赵良钤好,毕竟他的底子更厚,但也不可能撑过八月了。

之前遍布数省的白莲教信众,遭到元军的残酷杀戮,红巾军已经没有多少力量了。在各地元军的毁灭性打击下,白莲教算是被连根拔起,“大梁皇帝”萧隐也只能困守江陵。(以前打错了,是江陵不是襄阳)

陈淑桢道:“忽都帖木儿接到圣旨,来到东南起码在二十天后。这个功夫,足够我军灭掉张弘范了。等到忽都帖木儿来,再灭掉他,免得我们去湖广打他。”

诸将都是轰然而笑。可不是么?元廷想的不错,担心张弘范独力难支,捏着鼻子放萧隐一码,也要让忽都帖木儿来汇合。

可问题是,张弘范还能有机会等到忽都帖木儿来会师么?

二十天啊,仗早就打完了。那么忽都帖木儿再来,就是送上门的。

李洛肃然道:“千万不要小看张弘范,谁说二十天之内一定能灭了张弘范?寡人都不敢肯定!他可是有十几万大军。记住,计划不如变化,无论打什么仗,先要考虑计划之外的变故。”

“诺!”众将一起受教。

李洛站起来,走到巨大的地图边,“就说这次,倘若我军谋划不遂,张弘范并没有被灭,而是好端端的待在梅岭险要之地,可忽都帖木儿的十几万大军到了江西,那这仗该怎么打呢?”

“到那时,我军就是顾头难顾尾。两支元军的骑兵加起来就有五万,还有好几万凶悍的土司蛮兵。就是汉军,也是精锐,和东南汉军不一样。我军面对两倍强敌,就算战而胜之,那东南也会生灵涂炭,兵马损失也会很大。”

文天祥也站起来,看着地图,抚须思索一会儿,沉吟着说道:“忽都帖木儿东来,最可能的就是走南岭道和幕阜山谷。其他地方,要么绕的太远,要么太难翻越,战马辎重不好过。”

许夫人对东南山脉地形比较熟悉,她也认同文天祥的话,“文山先生说的不错,我也认为忽都帖木儿最可能走南陵道和幕阜山谷。假如无法快速灭掉张弘范,那就只能在这两个地方阻止忽都帖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