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冀州鼎出,吕文焕败(第4/5页)

凌霄城这只刺猬没了刺,可以下口咬死了。

虽然这半个月折损了好几千人马,但比起取得的战果,还是非常值得的。起码,之前那么多大将攻打凌霄城,从来没有一次能拔掉城外的所有关隘。

他吕文焕做到了。

蛮兵们一个个披着轻便的藤甲,手戴特制的葛麻手套,脚下穿着鞋底带刺的荆条鞋,嘴里叼着刀,猿猴一般攀着山岩上的藤葛,荡秋千般从一个山崖跳到另一个山崖,四面八方的逼近凌霄城。

这些本事,就是蒙古兵看了也不得不佩服。

凌霄城内,所有人都一脸悲怆之意。

凌霄城,守不下去了!

羽箭已尽,就连石头都用完了,八千兵马伤亡了两千余人,人人筋疲力尽。

吕文焕,真的太难对付了。

城守使易士英站在城头,看着从四面八方的山崖上靠近的元军,不由愤恨万分。

长宁军除了等敌人上来后肉搏,已经没有其他手段了。虽然士气战意仍然如铁,可军器补充跟不上,终究无计可设。

“和鞑子拼了!死战不降!”一个将领大喝。

“死战!”

“玉石俱焚!”

长宁军将士们人人神色振奋,多年的浴血抗元让战斗二字沉浸到他们的骨子里,让他们完全不知道惧怕。

只知道:战!

就是三千多老弱妇孺,也攮臂高呼死战。

“战!”年仅七岁的小丫头凌霄,也跟着大人们,稚气十足的喊出一个战字。

一个将领走到易士英的面前,双手递上一根箭,“舍人,这是元军射上来的,上面绑的有书信。”

易士英冷哼一声,打开一开,果然是那熟悉的,曾经让他敬仰之人的字迹。

“士英吾弟,一别经年,而各归曹刘,不胜唏嘘也。人生之诡,英雄之悲,莫过此也……吾弟之节,如藕如竹,折而不毁,世人难及,万中无一。然,赵宋早亡,天岂能一日无阳,人岂能一日无主乎?试问凌霄城为孰而守焉?

后主东降洛阳,而霍弋初不降。曰:‘主上降魏,不知安危,人生于三,君亲师也,是以不降。’

而得只司马氏善待后主,霍弋始降之。曰:‘国亡主降,死守无所,附而降之,乃忠也。’

今,宋国早亡,宋主瀛国公降元,做客大都。何异于后主降魏,做客洛阳也?

吾弟秉志多年,坚如铁石,气节如山,吾深感之。然,吾弟不如霍弋之忠也。主降臣不降,遑论忠乎!

而所谓尽人事听天命,顺也。大元今上虽北人,然天资明锐,恢宏广大,法天象地,实乃不世出之圣天子也,是以德运在北,而正统悠归……”

易士英懒得看完,就撕碎吕文焕的书信,骂道:“强词夺理,恬不知耻!曹魏乃属汉家,蒙元却是夷狄,降魏降元怎可混为一谈!此人竟然如此狡辩!可恶!”

吕文焕当年还是他的上官,可此时,易士英对这个自己曾经敬仰的官长却视若粪土。

易士英将撕碎的书信一扬,喝道:“传令,准备白刃杀敌,死战不退!玉石俱焚,就在今日!”

“杀!”

长宁军战意似铁,呐喊声震群峰,惊天动地。

吕文焕脸色有些难看的看着凌霄城,令旗一挥,下达了最后攻城的军令。

易士英啊易士英,既然你如此冥顽不灵,不识抬举,那也别怪俺无情了。

这是你逼俺,逼俺屠了凌霄城啊。

正在这时,忽然一个汉军将领脸色难看的从山腰上爬上来,大声喊道:“大帅,大帅!”

吕文焕一看,心里咯噔一声,迎上问道:“何事惊慌?”

那将领气喘吁吁的指着山外,“有一支兵马,突然从南边而来,端了我军的大营,断了我军的后路啊!”

什么?!

吕文焕大惊失色,他用兵一向谨慎,此次进山带了三万大军,留守大营的还有整整一万,怎么能轻易被敌军端了营?

再说,这南边不是云南兵马就是播州军啊,不都是大元的兵马?难道……

“哪里的敌军?看清楚了么!”吕文焕稳住心神说道。

“回大帅!敌军打着大元旗号,还不知道是哪方的兵马!但最少有四五万!”

吕文焕脸色难看到极点,“杨汉明反了。”

什么?杨汉明反了?

吕文焕果然不是庸才,他一下子就猜出,多半是播州的杨汉明反了。

“大帅!如今我军大营被端,出山的后路被断,这可如何是好!”一个将领焦急地说道。

另一个将领也道:“倘若杨汉明和易士英里外夹击,我军……”

“慌什么!”吕文焕喝道,“凌霄城已经是强弩之末,很快就能攻下!等攻下凌霄城,杨汉明的播州军进山又如何?本帅就守着凌霄城,调集援军围堵,灭之易如反掌!传令!继续猛攻凌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