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三国攻唐!(第3/4页)

“今日,元(朕)要带领你们,重走祖先走过的路!杀回去!元向你们保证,你们会有数不尽的粮食,土地,女人!”

“元告诉你们,打赢这一仗,你们就能成为成为演陀栝,弓久,甚至封臣!”

大理军士卒们顿时激动起来,纷纷喊道:“杀回去!杀回去!”

苍山洱海之间,一片呐喊。

就连大雪也冷却不了他们火热的心。只要打仗有好处,他们并不怕打仗。

萧畾此时已经得到父皇萧隐驾崩的消息。她一身孝服,扶着大肚子向段正行礼:“臣妾,祝膘信旗开得胜,开疆拓土!”

她低着头,目中掩饰不住激动的神色。

兄长在东边攻打唐国江西,宋军攻打唐国福建,而大理军马上就会兵临川蜀。

李洛,你这次还能赢么?

想到李洛兵败被擒,萧畾就感到一种眩晕般的舒爽。

你不是拒绝我么?我一定要让你后悔。

段正看着姿容清丽,如出水芙蕖般的萧畾,温言道:“星母(皇后)好好养胎,等元打下成都,你生的孩儿无论男女,都叫段锦城!”

“谢膘信赐名!”萧畾有点笨拙的弯腰。

布燮、坦绰、久赞等清平官们,一起摘下圆圆的高帽,露出点过香疤的和尚头,说道:“臣等祝膘信旗开得胜,凯旋而归!”

大理文官一般是“释儒”出身,本身即是僧人,也是儒士。

段正跨上白马,抽出战刀,“元请苍山洱海为证!必赏罚分明,与将士同进退!出发!”

“呜呜呜——”军号一响,大理兵顿时在各部将领的统带下,冒雪往东北而去。

正月初三,汇聚到段正身边的兵马越来越多。除了建昌府各部的兵马,其他兵马全部到齐。

正月初四,大军渡过金沙江,迤逦而北,进入建昌府。

正月初九,二十万大军全部聚齐,渡过大渡河,前面就是唐国川蜀的黎南郡(黎州)了。

大理二十万大军压境的消息,早就传到成都城的州牧衙门,和节度使府。

而益州唐军也已经做好准备。

益州节度使朱颔,早就奉李洛密诏,调遣了在松潘郡草原训练的五万骑兵南下。

益州牧杨汉明也早就征集好粮草和民夫骡马。

而黎南郡和真定郡的百姓,早就疏散,坚壁清野。

十三万唐军在朱颔,虎古,耶律忠节的率领下,缓缓南下。

正月十四,段正亲率二十万大军,气势汹汹的进入黎南郡,与十三万唐军对峙于真定。

大战一触即发。

就在大理军进入益州黎南郡之际,东方的局势也紧张万分。

正月十二,三十二万梁军在萧焱亲自率领下,滚滚东来,穿过幕府山,进入江西。

而更早些的正月初十,二十一万宋军在熟悉福建的陈大举的率领下,偷渡云霄山古道,进入福建。

数日之间,三国大军全部进入唐国!

赣州唐军大将萧北和武岩,也统帅五万机动兵马北上,与梁军对峙在已经百姓疏散的的分宁(修水)。

闽州唐军大将陈淑桢,率五万机动兵马与宋军对峙在同样疏散过的漳浦。

此时,已经是唐六年,元至元二十三年。

后世史书,把这次大战称为“三国攻唐”。

……

就在三国攻唐的同时,安南的文天祥终于不再伪装了。

唐军当然没有爆发瘟疫,一切都是惑敌示弱之计。

唐军连接示弱几个月,坚守不出,元军早就深信不疑。

可是正月初九,文天祥突然主动进攻。而元军占了几个月上风,平章要木术早就以为唐军病死无算,已经不足为虑,他干脆用十几万兵马封住了唐军下海的退路。

唐军突然出击,让元军根本无法疏散,就打成了一场决战。

元军数量虽然不少,可大多数是越奸军,打打顺风仗还行,打硬仗就不行了。要木术虽然是蒙古大员,可他麾下别说蒙古骑兵,就是探马赤军也没有。

加上麻痹大意,如何能是如狼似虎,早就憋足了气的唐军对手?

唐军大炮一轰,长枪兵列阵一冲,首先越军的象兵就崩溃了,接着是越军步兵崩溃,最后是汉军和土司蛮兵。

仅仅半天时间,十几万元军就兵败如山倒,稀里哗啦的碎了。

唐军以死伤五千余人的代价,斩杀元军四五万,俘虏六七万,剩下的都逃入大山。

元廷交州平章政事要木术,也被俘虏。

至此,元军在交州象州,再也没有一支兵马。

文天祥一战解决了安南元军,势如破竹般北上,从容渡过白藤江,抵达升龙城。

正月十八,文天祥根据李洛之命,在升龙城立随军的陈益稷为安南王,自己兼任摄政大臣,总揽安南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