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天下为公,天子如秤(第2/3页)

唐军禁卫军有九个旅,加一支三千人的虎牙禁军,整整五万人。其中火器兵一万,骑兵五千,是唐军中最精锐的兵马。

这次攻略关中,主力就是禁卫军。所以,唐国的禁卫军绝对不是仅仅驻扎京师防卫京城的驻军,更是经常野战的主力。好东西,李洛当然先可着禁卫军。

“我们要想法子提高炉温了。”崔秀宁想到一个问题,“不然很多东西都没法子解决。蜂窝煤无法支持更高的炉温,只有尝试把焦炭搞出来。”

李洛摇头,“这些我不太懂。焦炭怎么搞?用油当燃料不行吗?”

“我去!”崔秀宁无语,“用油当燃烧?想都不用想,根本不行。焦炭吗,似乎是将煤烧软了再拿出来熄灭?”

李洛苦笑,“你都不敢确定,我哪里知道?焦炭,顾名思义,估计就是烤焦了的煤炭吧。”

崔秀宁耸耸肩,“试试吧,先把煤块烧焦,再用沙子捂灭,看看是不是焦炭。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了。”

两人完全就是瞎折腾,白瞎穿越者的身份,焦炭都不知道怎么搞。

夜里,两人沐浴完上床歇息,正在咕咕唧唧的窃窃私语,崔秀宁忽然就捂着肚子,“哎呀,不行了,估计要生了!痛……”

李洛顿时手忙脚乱,“我可是什么都没干……来人!传洛宁公主!快!”

男人赶紧赤脚爬起来喊了一嗓子,就紧张的俯身观察女人,“媳妇儿你没事吧,可别吓我啊。”

崔秀宁额头上已经生出细密的汗珠,神色有点痛苦,她摇摇头,“我没事,这是正常的,你别大惊小怪。”

此时一大群宫女就呼啦啦涌进来,甄尚宫和颜婵儿等人立刻吩咐待产准备。

算日子,也就在这几天生产,倒也不意外。

很快,洛宁公主李沅就来到寝宫。为了应对崔秀宁随时可能的生产,这个小姑子这段时间就住在皇宫。

“请皇兄先出去等候。”李沅说道,一边挽起袖子。

李洛当然乖乖听话,来到寝宫之外,兀自有点惭愧。

他想不到,自己回来当天,老婆就生了。那要是晚回来一天,不就又赶不上了?

李洛仔细倾听着里面的动静,听到崔秀宁的声音仍然中气十足,这才稍微放了心。

不能让她再生了。万一难产,他就追悔莫及。

这是最后一胎。

正在李洛焦虑之时,忽然听到里面传出一阵欢呼,然后李沅笑道:“好了好了!出来一个了!”

紧接着,一阵嘹亮的哭声就爆发出来。

李洛心中一松,举起袖子擦擦额头的冷汗,忍不住露出笑容。

紧接着,里面又是一阵欢呼……

洪武三年三月十八,昭明文成懿德皇后崔秀宁,再次生出一对儿女。

唐主大喜,当即下诏赏赐文武百官休沐一日,民间七十以上老者,赏赐银元一块,以示祝贺。

随即,李洛封刚刚出生的皇四子李循为赵王,封皇次女李徥为临安公主。

至此,李洛有了四个嫡子,两个嫡女,还有一个等同嫡女的养女襄阳公主李徆。

文武百官纷纷上表朝贺,恭喜大唐再添皇子,江山社稷更加稳固。

……

崔秀宁生产后三日,就结束休息,继续编写《大唐律典》。李洛也开始主持朝政。

第一件事,就是下令将所得的白银铸造成银元,黄金铸造为金币;再令人在多硝矿的雍州寻找硝矿;第三就是令水师接回瀛州的哲札部一万蒙古色目骑兵。

第四件事最为重要,乃是成立初级师范学堂,培养教师。

先集中仅有的师资力量,在临安,江陵,成都,豫章,金陵成立五所初级师范学堂。报考者必须是乡学毕业的学生,学制两年。毕业后,授予秀才功名,担任乡村学堂教师。

五所学堂首期招生共五千人。并计划三年内,再开设五所初级师范学堂。

且说这日唐主升殿,兵部尚书都烈出列奏道:

“启禀陛下,截至目前,我大唐共有新老兵马七十二万五千余人。其中,江海水师七万,骑兵二十二万,火器军八万。每月仅耗费军粮就四十余万石……”

“如今,春季将过,是该发放春饷的时候了。可兵部出具了军饷报表,财部竟然打了回来,不予审批,说是账目不对,让兵部重新做表。陛下,这军饷可是按照兵额军职才统筹核算的,怎么会错呢?”

兵部侍郎乌图也出列说道:“陛下,的确如此啊。兵部的账目并没有错,为何财部不批呢?要是误了军饷发放日期,对军心不利。”

李洛看向财部尚书李彦,“财部有何说法么?”

李彦是他的学生,因为对数字很敏感,所以李洛当初就教了他一些财会知识。李彦做事认真,李洛相信李彦一定有过得去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