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先灭八百媳妇国!(第2/3页)

先不说战力如何,起码规模已经很大了。可以说,如今整个世界范围内,海宋水师是仅次于唐军水师的海上力量。

这倒不是海宋实力有多强大,而是这些岛屿上的土著实在落后了些。海宋简陋的原始火器一轰,他们就吓得屁滚尿流。

除了水师,海宋的陆师也超过二十万人,但底层士卒大半都是归化的土著,汉、越、日、丽兵马加起来不到十万。

这次四国联合抗唐,海宋不但派出了三万多陆师,还出动两万水师助战。

加上暹罗的三千水师,三国联军参战水师达到两万多人。

“……因为是国战,所以暹罗、八百媳妇、真腊还训练了十好几万青壮,下发长矛,装备藤甲木盾,号称郎斯坤军。”韦素神色凝重,“如此一来,四国联军可用兵力,光陆上就有五十万,是我军三倍。而且,他们还占据地利!”

郎斯坤,蛮语为王之子民,这朗斯坤军当然就是民兵了。

正规军二十五万,护法僧兵三万多,海宋援军三万多,再加十好几万民兵,差不多五十了。

当真算是国战!

“如今,敌军主力布置在八百媳妇国的清迈。清迈之西,便是缅州。那里左边和右边都是大山,前面是大河,进可攻退可守。而联军以暹罗(素可泰)国王甘兰亨为帅王,中军大帐设在双龙寺。”

韦素说着,打开一幅地图,顿时南洋各国的地形图,就展现在诸将面前。

韦素指着一个地方,“这就是清迈,敌军在此布置了四十万人。以丛林河流为依托。而且,三国坚壁清野,疏散百姓,准备很充分。这一仗,并不好打。”

“此地是南征必经之路。若我军不由此南下,改从海上进攻,那么敌军主力就可乘虚攻入缅州,直入滇州!”

“若我军由此处南征,势必要在清迈不利之地形,与敌军决战!”

李洛看着地图,若有所思。三国联军主力所在,其实就是后世的金三角地带。

那里是地形复杂,被夹在坤丹山脉和英坦昂山脉之间,西边还有怒江天险,北部宾河横锁,是缅甸出入泰国的陆上要道,扼守南洋丝绸之路。

韦素说完,就退到一边。

李洛说道:“诸卿也都明了局势。眼下军略,有方案二。”

“一是直接渡过怒江,沿坤丹山河谷行军,直抵宾水。渡河与敌军决战,败之,先灭八百媳妇国,再继续南下,攻占素可泰城,灭暹罗!最后,回师东进,灭真腊!”

“二是,渡过怒江,由英坦山南下,绕过敌军主力,攻入吴哥城,先灭真腊。再西渡湄公河,进攻素可泰城,灭暹罗。最后北上回师攻灭八百媳妇!”

李洛放弃了用水师运载陆军在暹罗南海沿岸登陆的策略。

那么多陆师,水师战船根本运不了。就是能运,这战略也是舍近就远,还需要翻越暹罗西海岸的山谷密林,长途跋涉,智者不为也。

“你们都说说,这两个军略,应该选哪个。”李洛让诸将讨论。

已经很成熟的颜隼率先说道:“陛下,微臣以为,应该先灭八百媳妇!陛下第一个方案才是上策。因为倘若先灭真腊,那我军就要往东多走数百里,多花六七日行军。而且,我军一旦往东,敌军完全可以抽调兵马,北上进攻大唐空虚的缅州。”

李洛点头。这第二个方略,本来就是他故意拿出来考教诸将的。

果然,接下来诸将都认为,应该选择第一个方案,南下先灭八百媳妇,不建议先灭真腊。

先灭八百媳妇,也利于切断真腊和暹罗的联系,更有利于各个击破。

但问题是,要执行这个方案,就必须攻破敌军重点布防的怒江。怒江在暹罗被称为萨尔温江,是一条大河,并不好渡过。

但,这已经是最稳妥的方案。

“传令,修整三日,十八日拔营,南下渡过怒江!”李洛下令,“宗昼!”

“臣在!”缅州牧宗昼站起来。

“用来渡江的船只浮桥,准备妥了么?”

“回陛下话,已经全部准备妥当,只等大军征调!”

一声令下,整个缅州顿时紧张运作起来,各郡县抽点的民夫,也在州牧衙门的命令下,穿过高原丛林往怒江进发,协助大军渡江。

数以万计的浮桥,皮筏,被运完怒江西北岸。

这么大的动静,根本不可能瞒得过南洋联军的奸细。

十一月十八,唐主李洛也不再低调,干脆打出大唐天子大纛,堂堂正正的离开孔明城,往缅州东部的弘顺郡进发,那里是最佳渡江地点,而且渡江之后,离八百媳妇国王京清迈城,不足二百里。

……

清迈城在怒江东岸,西枕坤丹山脉,北横宾水,东依英坦山脉,乃是一片数百里平原沃土。此地,正是八百媳妇国的腹心膏腴之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