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你这是抗旨啊!(第2/3页)

“陛下,这雨再这么下个不停,只能北归退回缅州了。陛下乃天子,大唐气运一身之所系,万不能犯险。”

唐军的火药为了防潮,是用木塞黄泥密封在陶罐里运输。一般下雨并无大碍,可此时,竟然还是防不住潮。

除了火药受潮,这弓弦发软,火器生锈,人马生病,都是问题。

李洛看着外面连绵不绝的雨丝,从来自信满满的眸子里,也露出一丝担忧。

这场雨,实在下的有些久啊。

本来这方圆数十里就被蛮人大规模污染过,水源中到处都是动物腐尸和粪便,毒粉。此时一下雨,污秽横流,腥臭扑鼻,不要太恶心。

偏偏附近连个山坡都没有,到处都是泥泞。

“木柴还有多少?煤炭呢?”李洛问韦素。

韦素苦笑,“陛下,军中木柴煤炭属于不紧要物资,并没有带太多。最多两天,就只能烧湿柴了。臣担心的是,这雨下了这么久,捡回来的柴很难烧啊。如今不但人要喝煮过的水,就是战马也要喝煮过的水,湿柴难烧,光是人马用的水,都难以解决。陛下,臣建议,冒雨北归,先回缅州修整。”

杨青雀也说道:“雨已连下七天,对我军极其不利。此战结果是小,陛下安危为大。臣斗胆恳请陛下暂时班师回缅州。等到天晴,再出征不迟。”

真要回缅州?李洛知道,臣子们的谏言都是对的。

再要下几天雨,唐军的火器将完全无法使用,弓箭也废了,没有干柴煤炭,人马喝水都难了。

军中将士生病的也数以百计,而且越来越多。

要是唐军占了一座城池,那就完全不同了。大不了进入城中,等到天晴。可是这数十里方圆,根本就没有一座城池可供大军驻扎。只有一个个简陋的土著村寨,能有什么用?

理性上讲,此时真的要撤军了。

“陛下。”韦素跪下来,“臣虽然不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也能看出,三五日之内,雨难以停歇。此时撤军,仍然从容不迫。要是延迟几日,恐怕不便矣,陛下安危,重于泰山,臣请速归!”

杨青雀也跪下来,“臣请陛下速归,以待后日!”

尊贵的唐主李洛,此时都一身馊味,感觉自己快要发霉了。

这南洋的雨季,竟然如此难熬啊。

唐主来回踱步,没过多久就做出了决定。

“传令,冒雨班师回缅州!此地,不宜久留!”李洛下令,命骑兵殿后北归。

命令一下,军纪严明,令行禁止的唐军立刻行动起来。唐军将士人人披上装备的斗笠蓑衣,冒雨拔营,踩着泥泞的污秽地面,艰难的跋涉北归。

李洛默默策马行军,心里有些郁结。他征战多年,大小数十战,从来没像这一次这么不顺。

走出数里,戴着斗笠的唐主,环顾左右,忽然在马上放声大笑。

“哈哈哈……”

左右面面相觑,不知主上为何如此高兴。

“陛下龙颜大悦,不知因何而喜?”韦素小心翼翼的问道。

李洛马鞭往南一指,“昊天护佑大唐,朕为何不笑?倘若我军先渡过宾河,如此连绵雨水,火器难以逞威,弓箭绵软无力,又面对四十万敌军,撤退何难?如何能从容过河撤退?”

“可是我军竟然没有很快过河,而是一直迟滞在北岸,这难道不是老君护佑么?这就是天意啊。”

韦素和众将一起大笑,陛下说的没错啊。要是过了宾河,就是撤退都难了。可是陛下偏偏等了两天没有过河,这才顺利撤退,难道不是天意吗?

将士们听到这些,原本在凄风苦雨中撤退的郁闷之情,顿时消解很多。

唐军撤退的消息,很快传到宾河对岸的四国联军耳中。

“什么?唐军退兵了?”暹罗王兰甘亨得知消息眉头一皱。

“李洛竟然如此谨慎,本来,唐军要是冒雨渡河而战,则我军胜算更大。可惜啊。”海宋使者向晚叹息。

“追不追?”真腊王问。

孟莱摇头道:“不能追啊,别说未必追得上,就是追上去,也留不住唐军。”

“不!”兰甘亨站起来,“追不上也要追!起码能提振我军军心,打击唐军士气!传令,点两万骑兵过河,我亲自追击,就说我军大胜!”

向晚手一拍,“好!就这么干,这就是一场大胜!”

随即,暹罗王亲率两万骑兵,带足了干净的水,冒雨过河。

等到兰甘亨好不容易过河,唐军已经拔营快一天了。

南洋的雨季,土兵早就习以为常,他们连雨具都不用,就这么骑马追击,一个个生龙活虎,完全没有受到雨季的影响。

唐军以步兵为主,还有大量火炮辎重,行动迟缓,哪里比得上暹罗王两万轻骑来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