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凯旋大礼包!(第2/4页)

在打捞不到豫州鼎的无奈之下,将剩下八只鼎全部埋葬起来,的确算是一种齐全之法,也是始皇帝的大手笔了。

崔秀宁看到文天祥的奏章,也明白了文天祥的意思。

雍州鼎,是取出来,还是继续埋葬?

要是取出来,可其他鼎找不到,那就是个缺憾。因为有的鼎重见天日,有的鼎还在山川之下,这就是“不齐全”。

可要是不取出来,让所有宝鼎继续埋葬,虽然是齐全了,可发现宝物而不取,也是很大的遗憾。

文先生,把这个选择交给了崔秀宁。

“若取之,则臣起运大鼎,至江陵行在。若不取,则臣另选他处秘葬之。华夏重器,兹事体大,臣不敢专擅……”文天祥说。

文天祥也没有忘记祝贺大唐发现雍州鼎,认为是天下一统,九州盛世的天大吉兆。

崔秀宁从激动中平息下来后,面带笑容的直接批复文天祥的奏章:

“文先生,雍州鼎还是好好取了,请到江陵来吧。陛下的意思,那是必取的……”

她太了解李洛了,雍州鼎既然重见天日,李洛是一定不会让它继续埋葬的。

哪怕其他鼎找不到,雍州鼎和冀州鼎也要保护在皇宫大内。

全部埋起来了,理论上的确是“齐全了”。可谁敢保证不被后人发现?要是被发现后卖了,或者融化了做铜器,或者私自藏起来,那又怎么办?

古往今来,被这么毁掉的文物还少么?司母戊大方鼎就差一点没了。

与其面临这些难以预防的风险,还不如发现一只就保护一只,这不但能让大唐正统牢不可破,鼓舞人心,还能让后世知道九州宝鼎的存在。

……

五月十八,唐主李洛凯旋,崔秀宁率领太子,亲王公主和文武大臣,浩浩荡荡的迎接出江陵十里。

山呼万岁当中,一身征尘、面容清减而精神抖擞的皇帝,越众纵马而出,挥着马鞭笑道:“众卿平身!”

众臣看见大半年不见的皇帝,都是心中激动不已,尤其是元从老臣,更是声音哽咽。

很多人心想,南征如此辛苦艰险,可陛下还要亲征,开疆拓土数千里,这固然是天子武功赫赫,可也是臣下无能,不能替君分忧啊。

这一仗的经过,重臣们都是知道了。也幸亏陛下亲征,要是派出某个大将为南征元帅,这次多半会被四国联军的野象阵大败。

那就是难以收拾的局面。

崔秀宁虽然保持着优雅娴静的风度,可是望着暌别七个月的李洛,也忍不住泪光盈盈。

而李洛一回来,目光首先就锁定在崔秀宁身上,两人的目光深深一交汇,便胜过千言万语。

警察,我回来了,你现在放心了吧。我说过,没事的。

逃犯,你怎么回来的这么晚啊,你知道我多担心么?夜里都睡不安稳。

群臣平身之后,崔秀宁带着太子李征等子女,亲自斟上一杯凯旋酒,献给李洛。

李洛在马上接过一饮而尽,跳下马背,携起崔秀宁的手,“梓童辛苦了。”

“陛下征战在外,鞍马劳顿,才是真正辛苦。臣妾安敢担辛苦二字。”崔秀宁保持礼仪说道,手指的指甲,却狠狠的扎着李洛的手心。

当然,别人不可能看得到。

接着,皇帝一手携着皇后,一手携着小太子,在百官面前彰显了天家帝后和谐,父慈子孝之后,就上了法驾,大张旗鼓的在鼓乐声中回宫。

然而巧的是,李洛刚刚入城,一行警备森严的甲士,就押着一辆四匹马拉运的大车,来到江陵。

雍州鼎到了!

竟是和李洛回京是同一天!

当真是太巧了。就像是上天商量好了,送给李洛一个凯旋大礼包。

李洛回到宫中,还来不及和老婆孩子亲热一番,侍卫石珊瑚就一脸喜色的来禀报,雍州鼎到了。

什么?雍州鼎?

李洛立刻下令侍卫出宫,好好将雍州鼎运进皇宫。

“哈哈,我们刚得了南洋和恒北,就又得到雍州鼎!大礼包啊!”李洛猛的亲了崔秀宁一口,“为义父选了山陵,就挖到雍州鼎,我就是真命天子啊!合该我当皇帝!”

男人乐不可支。

九州鼎啊。他老师可是找了一辈子,都没找到其中任何一只。

可是他这么轻易就得到雍州鼎。还有一只冀州鼎,也发现了。

这不是天命是什么?

崔秀宁有点不满的摸摸嘴唇,“你怎么咬人啊?馋肉吃了?”又指指珠帘外面,“让侍卫和宫人们听到,不好。”

“行行行!”李洛笑得欢畅无比,“总有一天,朕会在长安皇宫的高台上,和你肆意欢笑说话,别人也听不见。”

崔秀宁抓住他的胳膊,“那还不如出去旅游一次,来个微服私访,就能肆意欢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