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不是军妓!!(第2/4页)

李洛放下茶盏,“第二件事,文艺寺和太乐署,负责从戏曲学院中择优选用一批学员,成立军艺团。”

“这军艺团,由兵部管辖,只为军中所用。各营成立军艺队,由兵部军艺团管辖。在军中演出,或在边关巡回演出。嗯,军艺士要以妙龄女子为主,男子少些。这其中道理,朕就不说了。”

然而,兵部尚书都烈,显然误解了皇帝的意思。

“陛下。”都烈出列奏道:“这天下的秦楼楚馆,尽多风月女子。强迫她们从良,固然不妥。那还不如让她们加入军艺队,效力军中。”

什么?

皇后的脸立刻就黑了。

知道真正意思的大臣,也愕然看着都烈,一副哭笑不得的神色。

陛下可不是这个意思啊。

大司马,你会错意了。

李洛没好气地说道:“都烈,你莫不是糊涂了?军艺团军艺队,乃是军中艺士!艺士!不是军妓!怎么能混为一谈!”

都烈吓得赶紧跪下来,“陛下,皇后,是臣糊涂,不知陛下圣心独运……”

同为女真大臣的乌图,也替都烈感到脸红。

“好了,你起来吧,朕也没怪你。”李洛还是舍不得给这个最老的心腹元从大臣难堪。

这其实也怪不得都烈说错话。这满殿数百朝臣,向都烈这样想岔了的,大有人在,远非大司马一人。

为何?

因为军妓这种东西,古来有之,并不鲜见。皇帝提到军艺团多用妙龄女子,就不怪他们想歪了。

“这军中艺士,只为将士表演歌舞戏曲,不但要会吹拉弹唱,还要尽量学习骑射队列。她们就如同军医,乃是军中编制,只是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参加作战而已。现在你们可明白了?”

“臣明白了。”都烈汗颜说道,脸上火辣辣的,“陛下放心,此事臣会同文艺寺,一定尽快办好。让军中将士,哪怕在穷山恶水,也能有军艺队去唱曲。”

李洛点点头,又说起第三件事。

“我大唐以道治天下,以士治国民。天道要彰显,少不了各种士子的才智。是以,朕欲设置九鼎奖章,为最高奖章。各士系本就各自有两等奖章,加上九鼎奖,就是三等了。”

“九鼎奖章分为九种,各以一鼎代之。九鼎奖章每隔三年评选一次,没人选上,就空置不发。九鼎奖章获得者,赐予一等男爵,赏银圆两万。爵位可递减承袭。”

“最高真道奖,为九鼎真道奖。赏赐给在真道格物上具有重大贡献之理士。无论是物道(物理)还是丹道(化学),只要贡献足够大,就有资格获取九鼎真道奖章。九鼎真道奖,以雍州鼎代之。”

“除此之外,还有九鼎医道奖章、九鼎文道奖章、九鼎数学奖章、九鼎匠道奖章、九鼎武道奖章、九鼎人道奖章、九鼎师道奖章、九鼎农道奖章。”

“评选时宁缺勿乱,哪一项没有大贡献,就空置。九鼎奖章乃是大唐至高大奖,朝廷名器,不可滥授。评选时必须召开评选大会,充分议论。”

群臣听了,都很是触动。

九鼎奖章,听着就令人感到高山仰止。

三年才评选一次,还能空置不发。可见这奖章的分量,真是重如泰山。

更重要的是,授予九鼎奖章者,还能获封一等男爵位,赏赐两万银圆!

这根本就是一步登天了。

大唐爵位,五等贵爵加两等勋爵共七级,如今公侯伯子男五等贵爵不过两百多人,两等勋爵不过一百多人,加起来也就三四百家。

而且,绝大多数是东州时期的元从。

国朝爵位金贵,绝不滥封。随着驱除鞑虏恢复中原,大唐社稷日益稳固,往后这授爵可是越来越难了。别说五等贵爵,就是六品七品的勋爵,都很难了。

可九鼎奖章的设立,使得将来封爵的机会多了很多。虽然不是世袭罔替的开国爵位,可从一等男传到云骑尉,也能四代富贵了!

这必将极力的促使各种士子钻研其道啊。

李洛说完这些,心中微微得意。

他要将九鼎奖章,办成世界上最顶级的奖项,成为最高奖的代表。

但是考虑到后世诺贝尔文学奖、和平奖、经济学奖的水分和猫腻,李洛也没忘记加上一句:

“获奖之人,其功绩要有目共睹。尤其是文道、师道、人道这三种奖项,难以评比,标准不一,也容易弄虚作假。所以,这三种奖项的评选,必须格外慎重。就是授奖之后,也必须终身观察,如有不妥,就要收回奖章赏赐。”

这种制度设计当然很有必要。

因为这三种奖不像真道、医道、匠道、农道这些理科类奖项那样,有可以量化评比的标准,也不像武道奖项那样,有容易查证的军功战绩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