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可怜张良尚年幼!(第2/2页)

朝着远处奔逃而去。

然而此时,天下诸侯,谁也没有想到,本是在东郡的一场战事,却变成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灭国之战。

而如今的东郡。

赵长戈的十二万大军,不肯交出兵权,而颜聚和郭信二人却以王命,命令着剩余的八万大军。

形成两方割据之态。

如此格局下。

其实两方都知道,事态的严重性。

对赵长戈他们来说,他们知道,此时交出兵权,就等于将东郡拱手让给了秦。

而对郭信二人来说,更加需要兵权。

这是无边的大功,还有,一旦李牧的事情泄露半点,他们两人必定会被赵长戈讨伐,在他们二人看来,李牧本就是有不臣之心,何况他下面的部将。

然而,如今东郡的情形,比想象还要严重。

市租的撤销,即便是李牧都不敢,何况是他们。

军心涣散,流言蜚语。

调离李牧,无一不让这支百战之师,几乎到了溃散的边缘。

李牧曾布下的铜墙铁壁,如今已是中看不中用,因为壁垒并不是坚不可摧的,而是需要相互接应,才能防范敌军。

可如今,双方皆有忌惮,谁也不敢妄动。

郭信有意消磨李牧的大军,顺便以防护为名,将赵长戈的军队尽数调到了城外。

赵长戈以遵守李牧将军的命令为由,要镇守各城,以防秦军偷袭,让郭信二人率军驻守要塞,二人僵持不下。

最终只能双方妥协,各派一路人马,驻守壁垒。

但是,谁都知道,这么做等于无用,因为,将帅不和,必然会让这些部署好的阵势无法使用,但赵长戈等人已然也不得不如此。

因为,明知这样不会有好的结果,可如果不这么做,将士们的生死都会直接捏在二人的手中。

当然,这便是苏劫愿意看到的。

军营里,李牧的部将们坐在一起,几乎每个人脸色都写满怨愤,张良则是略有不安的坐在最后面。

众将一边怒骂,发泄这心中的恼怒:“赵将军,末将有一言!不说不快!”

赵长戈看去,说道:“有何不可说。”

那人才继续说道:“如今东郡以末将看,还是要早做准备,末将的话虽然不好听,但是,这也是事实,毕竟,这十二万将士在这里,都是跟着李牧将军十几年的兄弟,我等死不足惜,可是,若是害得这些将士出现了意外,我们将来,怎么和李将军交代。”

他的话,意思很简单。

那就是东郡可能守不住了。

不战自败了!

然而,他的话其他人听去,没有人反驳,也没有人赞成,无疑也都是想看看赵长戈怎么说,没人反驳,也就意味着,同样想法却不少。

赵长戈也不敢轻易下决断。

又人有人说道:“将军,与其再这般下去,我等不用秦军来打,自己都把自己给弄死了,我等这般境地,那也是因为大王乱命,李将军必然能够理解我们。”

然而。

众将的话,无疑是让张良害怕的,因为,韩国的安危,就系在东郡之上,他好不容易,布置下了如此好的局面。

若是赵长戈等人抗命而离开,那一切都激付诸于东流!

至于郭信和颜聚,他张良自然认为这二人如何可能和李牧相比!能和秦侯交手的,天下寥寥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