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秦国,燕国!谋而后动!(第3/4页)

在说了,我秦国受了这么大的委屈,都不是灭国去的,就是要两块地和一个人的人头做补偿,已是仁至义尽。

还有丘林赟单于这个人证的血书。

燕国两面三刀,暗中吃好处,乃是天下最最大的邪恶,无信无义之人,有辱周王室的名声,为草原各部落所不容。

随即。

庶民惶惶,庙堂惶惶,燕国朝野彻底慌乱了。

朝堂上,燕王喜扬天长啸:“寡人的燕国啊。”

堂下,百官垂首,瑟瑟发抖。

秦国的使者送了国书和檄文便走了,只说了一句,三日没有答复,便大军压境,覆灭燕国,不死不休。

对的,秦国要和燕国不死不休。

恰好,今岁乃是燕王喜即位第二十八年,距离短暂强盛的燕昭王时期,已经过去了快六十年,从燕昭王至今,燕国从高峰滑落到了低谷,五十二年间,经历了四代燕王,为燕惠王,燕武成王,燕孝王及燕王喜。

四代传承,一代不如一代。

燕惠王继承了燕昭王之位,以骑劫换乐毅统帅燕军灭齐,结果被田单以火牛阵大破燕军。

充斥,燕国开始从高峰跌入低谷。

燕惠王心胸狭隘,屡屡激化朝政,继位七年就被丞相公孙操发动兵变给撸死。

其后,燕武城王继位,十四年中几乎没有任何建树,真要说武成王,其一生也就两件事,其一,即位第一年便遇见了韩魏楚三国攻燕,勉力支撑着没有破国,其二,即位第七年,遇齐国安平君田单伐燕,燕国丢失中阳之地,也还是没有被齐国攻灭,仅仅两件事却被一班逢迎之臣大势颂赞,死后更是谥为‘武成’,由此足见,燕国朝野已经将自保作为莫大的功勋。

至于更后来的燕孝王,继位三年便死了。

若不是宗庙记载,后世根本就不知还有这么一个人。

这也便是苏劫为什么断定,你只要不发动灭国战,燕国就会割地的原因。

姬丹垂着脑袋,满头冷汗。

他因为坐在姬喜的左侧,所以两眼只要微微抬起,就能看到姬喜案几上的檄文。

还有丘林赟的血书。

那是格外刺眼。

燕王喜怒视了姬丹一眼,便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这件事,本来就是他知道的,也是他许可的。

责怪下来,也不是解决办法啊。

姬喜看了一圈,道:“诸位,以为如何对应现下燕国的困境啊。”

群臣唯唯诺诺,不知如何开口,一个个不由将目光都瞥向了姬丹。

宋如意见状,立刻说道:“大王,燕国眼下时运不济,割地请和,至少秦国不会大动兵戈,为今之计燕国被列国所唾弃,只能服软,在寻日后图谋啊。”

“是啊是啊,宋将军所言甚是,大王,切莫于秦军对敌啊,否则,我燕国长驱国策还未完成,就要灭国了。”

“当年,武成王面对三国联军,半点不虚,如今秦国虽强,但如何比得过当年的三国?以老臣看,大王不如出兵于秦军对决,我燕国自有上天护佑,岂会惧这马官之后?”

朝中臣子一片争执。

很大一部分都认为,不用害怕秦国,不割地又如何,三国当年都灭不了燕,廉颇兵临城下,赵国也灭不了燕,难道,今日秦国就能灭燕。

姬喜稍稍安定了一些,看着姬丹,问道:“姬丹,此事,也是因你而起,你以为如何?”

姬喜略微一想,随即说道:“儿臣以为,我燕国自然是不惧秦国的,但是,这割地到不是不可以考虑。”

群臣看来。

姬喜顿时问道:“此话怎讲?”

姬丹道:“此前谋略,既然被秦国知晓,如今更是传遍天下,燕国若是以兵争抵抗,那日后,谁敢相信燕国?可是一旦燕国给了地,赔了礼,那这事,就算是彻底的一笔勾销,秦国也不可能再作文章,其他两国我燕国也可以有话交代。”

宋如意道:“太子,可是,一旦给了燕南和易水,那蓟城便直接暴露在秦国的眼皮底下,即便其无所名义攻打,但我等岂不是日日如芒刺在背,安能寝寐?”

姬丹顿时看着群臣,目光一正,说道:“诸位,我大燕至召公立国,危绝者不知几数次也,可谁灭了燕国?没有,一个没有,凡欲灭燕者,终归自灭,何也?天命使然也,德行使然也,赵国不强大么?燕国攻赵多少次,没有胜过赵国一次,可他赵国,纵然战胜,又能奈何?终归还不是自家灭亡,我祖燕昭王破齐七十余城,尚且没有灭齐,他秦国,能灭我大燕?不能!”

“秦军纵然占我督亢,我还有辽东,还有长白关,照样聚兵存国!其后光复故地,依旧还是大燕国,我大燕国立国八百余年,是周天子王族唯一的主干余脉,天命悠归,秦国奈何我?我燕国自然会化险为夷,所以,诸位不必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