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欲将何等天下,交付于后人!(第2/3页)

嬴政一听,顿时面露喜色,道:“廷尉说来一听。”

李斯道:“其一,勘定典章,开创帝业之先河!具体之事,由太庙,太祝共同拟定。”

“其二,更定民号,其三,收天下兵器,其四,同度量衡,其五,同车轨驰道,其六同钱币,其七,定户籍,其八,定赋税,其九,建万里长城!”

嬴政细细一琢磨。

李斯只是报了一个概括,算是开了个头。

具体如此细细操作,这还需要商议。

就说所谓勘定典章。

便是要将朝上文武,以及王族名号,以及等等等,改革鼎新。

嬴政道:“好,廷尉比寡人想的周全!这些事,都是大体不生异议之事,一月之内,先行拟定各事法度,如何实施,一月后,大朝决断,大朝所决,一则封赏功臣,二则宣示天下图治。”

王绾上前一步,道:“大王,这些事,都由我等臣子出力,然天下一统,万世功业,大王当下书天下大辅,以为盛典之庆,以安天下民心。”

嬴政点头,说道:“秦一天下,也该教百姓高兴一回,天下大庆,准行!”

嬴政回到后宫。

来到了甘泉宫,见到了赵姬,此时,赵姬极力压制着自己的激动!

嬴政道:“母后,天下安定了!”

二人饮酒三旬。

不知嬴政是有无心还是有心,道了句:“母后思念太傅了?”

让赵姬脸色一怔。

面如红霞。

……

当夜,嬴政和赵姬在甘泉宫中畅谈。

赵高侍奉左右。

直到子时临近,嬴政已然醉了七八分,赵高将嬴政带回了偏殿。

刚想回到自己住的地方。

忽然,一个内官匆匆的来到了赵高的屋子前,来人立刻拜倒,神色谄媚:“见过中车府令!”

秦国的官职当中。

其实并没有中车府令。

只有车府令!乃是太仆属官之下。

至于赵高为什么会被叫做中车府令,那是因为,赵高和秦王嬴政的关系,谁都知道,赵高和嬴政乃是患难之主仆。

可以说,赵高虽是内官,隐形权力极大。

所以被盖为中车府令,其意,是以高为中人故也!

然而。

苏劫和嬴政,一个是秦王,一个是权倾天下的贵胄,所以,赵高在他们二人面前是很没有存在感的,但是,赵高却在任何一个天下人面前,那都是权势熏天之人。

而且,赵高的才情,因为受嬴政和苏劫的熏陶,多年来,刻苦研学,其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迎合嬴政,不想被嬴政视为累赘。

历史上,李斯的书法,那是冠绝天下的,号称书法鼻祖,又身为廷尉,更是精通秦国法律。

然而,很少人知道。

在李斯和嬴政的背后,赵高其实是时时都在打卡签到,默默发育的。

论书法,整个秦国,赵高可以排的上前五,论秦法,赵高可以排得上前三!

可见此人之利害。

只不过他的光芒一直都被掩盖!

此时,赵高驻足,看了过来,微微点头:“何事?”

来者笑道:“大喜之事,府令要找的人,找到了。”

冷静如赵高,此时闻言,骇然色变,他环顾左右,再无他人,连连上前,抓起面前人的衣襟问道:“此人在哪?是否可靠?”

来人说道:“这!我等只是奉命,暗中查访这等奇人,此人本领我等虽然不能证实,但其中利害,此人应当深知,既然如此,应该不至于哄骗府令,否则,此人不异于寻死,而且,此人来路,我等也已探查清楚,乃是从东海而来,此人还在稷下学宫呆过多年。”

“对了,我等还试探性的问过此人,是否治过那等病症,此人虽然踌躇,但意思便是,确实会治,但也要因人而定!”

“啊!!!”

赵高顿时陷入思考。

稷下学宫,名满天下。

于当年西河学宫并架于世,乃至于超过了前者。

然而,稷下学宫是在君王后二十年左右重开,百年前,被齐湣王关闭,然而,重开后的稷下学宫,并非是为了重现当年天下士子,百家争鸣之大争学派,而沦为了,炼丹制药的方士汇聚之地。

而且,虽是试探,但他赵高也不信此人会信口雌黄,若是如此,安敢来咸阳。

“在哪!”

“便在府令咸阳的府邸中!”

赵高在咸阳,有嬴政赐予的府邸,平日里,虽然大多都在宫中,但是在咸阳能有一座自己的府邸,这无异证明他赵高在嬴政心中的价值。

“走!!”

赵高不在犹豫。

便要去见来人。

想到如今,天下一统了,秦国一个郡守,其权利甚至能超过曾经的君主。

这对满朝文武来说,都无异于巨大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