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辽地(第3/4页)

到三年前,王昭终于开始大开杀戒,清洗皇族、功臣、豪族,包括他同父异母的弟弟,诸多平辈王族,都被他毒杀,对臣子、豪强的血腥杀戮更是残酷无比,是以,历史上他的口碑也极为两极化,明君和暴君,可能只是一线之差。

而且,他野心勃勃,从开城的情报来看,他和后世一些历史学家猜想的一样,实则在内部,他自称皇帝。

他长女千秋殿夫人,对其政权内部来说,则是公主的一种封号。

而平州朴家,自己还是齐王时便结识了他家的人物,算是旧识,现今是希望得到自己支持谋叛也好,希望得到庇护也好,却和王昭不约而同的,派出使者的同时,献上族中亲眷美女来取悦自己。

可能是辽国诸多宗室女子被自己玷污的恶名都传到高丽了?

陆宁咳嗽一声,只怕以后,事关自己的香艳野史,绝对少不了。

……

桓州共有户三千余,口两万六千余人,也就是,在桓州的农户、猎户,大家庭很多,分家的少,多少继承了渤海传统。

而且,便是本来的渤海汉户,现今也早入乡随俗,行事作风性格,都和中原汉人有了区别。

陆宁领着羽林卫上任,本地户,按照惯例,团练州,户全转为军户,成年男丁五千余人,都招之能战,平素备战及辑凶捕盗的团练,维持在五百名,只是这种团练,其中四百卒轮流服役,又一百名团练,选的本州最强壮男丁,完全脱产,配备皮甲和战马,这是许多团练州的固有模式,只是根据人数及族群不同,常备团练和脱产团练人数有所不同。

其实,契丹对桓州的控制力本来就弱,便是契丹人逃走,齐人来之前的空窗期,桓州一带民户,城中及各个村落都由德高望重的首领自发组织起武装,防备女真来抢掠。

陆宁进了桓州土城,也是第一时间,召见了城内城外汉户及粟末靺鞨户中比较德高望重的老者。

不过,显然渤海国以学习中原文明为荣,现今桓州城内,便是粟末靺鞨,也多是汉名,且德高望重老者的比例,汉人为多。

可能现今时代,比较有追求觉得只懂得炫耀武力太野蛮的族群,一旦接触中原人,便会觉得遇到真理了吧,论嘴炮,忽悠人,站在道义制高点上等等,周边蛮胡,及不上中原万一。

当然,主要还是因为这个文明,本身就强大而吸引周边诸族,后世中原文明声音渐渐没西方文明响亮,也是同理。

陆宁选定的团练副使高彪师,便是粟末靺鞨中的勇士,判官李九思,则是汉人后裔。

监察使,便是道署或京城任命的,桓州监察使,为韩德让。

而陆宁刚刚到任的第二天,距离桓州很近,鸭绿江对岸的一个女真部落,就来请求互市。

女真渔猎,但生活用品,莫说生活用品,便是盐、粮等生存物资,也需要和统治辽东的政权交易,或是中原王朝、或是渤海国、或是契丹。

当然,也有一些女真部落,靠的是劫掠。

而来请求互市的这个女真部落,便比较温和,可老实人通常被欺负,其不管何中原王朝、渤海国还是契丹人交易,用大量肉干、药材等等,只能换很少一点盐,这次来的是该部首领,叫尼迂火,陆宁亲自接见了他,拟定了一个比较公平的价格,当然,在陆宁看来,实在占了大便宜,可尼迂火,却感恩戴德无比了。

……

羽林卫四名队主,现今除了曹光实,都换了新面孔。

完颜怒哥最为引人注目,迁升辽东大营五军之一军的统领,万夫长,成为本朝袅袅升起的闪亮将星。

毕竟从羽林卫成立的第一天便跟随圣天子,立下赫赫战功,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空缺安排而已。

耶律斜轸,留在了西北,包头卫团练使。

尼罕则编入了河北军,任营指挥使。

而现今羽林卫四队主,论资排辈,曹光实排第一,其他三位分别是傅潜、孔守正、拓跋三娘。

傅潜和孔守正都可说是一时俊杰,才具极为出色的青年将领。

甚至陆宁觉得,这两个人物,就看年轻时这出色劲儿,史书上必然有记载,只是自己孤陋寡闻罢了。

拓跋三娘,这陆宁就有些无奈了,本来,是令宁夏道、宁夏大营推荐一名最出色的党项将领。

细封铁胆固然是合适人选,但陆宁已经令其入铁鹞军,为骨干将领之一,何况,细封铁胆从心内,已经被自己慑服,自己是想选来一名党项桀骜将领,将其驯服。

毕竟党项人民风强悍,如细封铁胆这类勇士必然多少,选些品性好的培养为将领为己所用也不错。

却不想,宁夏大营招讨使荆罕儒,最后推荐的是守盐城的寨妇首领拓跋三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