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行在东移(第2/3页)

眼睛斜瞥着贝拉古扎尔,想象着晚上回到官邸,就令她穿着这一身制服跪在软榻上,自己从后尽情享受,心更是火热,甚至已经想到了这深眸高鼻的波斯空姐那雪白丝袜美腿在榻沿跪出诱人曲线,被自己尽情惩戒的一幕。

“哦,马兰集那边怎么样了?”陆宁看向吕凤娇。

这小尤物很是能干,不仅仅是内室管家,更是自己的机要秘书类型。

“今早到的千里加急,叛乱已经平息。”吕凤娇招手,这次忙快步走上来的不是钱搭子奴妇,而是背着木箱的另一名奴妇,吕凤娇拿出荷包里的钥匙,打开木箱里的锁,取出了一份文函双手奉给陆宁,这些当然不是机密文件,不然,也不会带出官邸外,更不会要奴妇带在身上,哪怕她们根本接触不到。

陆宁打开文函,慢慢的看。

马兰集,就是后世土库曼斯坦马雷州的梅尔夫古城,其是一座绿洲古城,在丝绸商道上,重要性甚至不下于七河府(撒马尔罕),要高于河西城和河中城。

在汉代时,这马兰集被中国称为木鹿城,但现今,被齐人赋予了“马兰集”的新名称。

木鹿城,原本极为繁华,在蒙古东征时被付之一炬,但因为其地理位置的不可替代性,后来又被此地的苏丹重建,只是繁华已经不复当年盛景,但仍然是后来统治此地的帖木儿帝国及各个苏丹国、汗国的重要城市之一。

而可能是历史的宿命吧,今世的木鹿城,反抗极为激烈,同样遭遇了大屠杀,十室九空,这也是王大眼军团唯一一次有组织的军团规模制造的惨案。

残留人口,全部被充为奴,而且被迁去中原,木鹿城暂时改为马兰集,准备从中原迁徙万户军户来此,也是现今西域,仅有的驱逐当地族群离开而彻底换血殖民的区域。

这马兰集,恰好在河西城和河中城最中部,以商道来说,距离河西六百余里,距离河中城也是六百余里。

现今正在商道沿途修复或者新建驿站。

四千里商路,五十里一驿,基本上,大大小小将会有百余座驿站。

这些驿站,便是在埃米尔统治的村镇也会设立。

这百余座驿站处,也会设百余个治安所,治安所之都头,委派齐人,负责上下路段的治安,同时管理驿站。

基本上,远离村寨部落的驿站,将会派百名,也就是一都古拉姆战士,由治安所齐人都头指挥。

而设在本就是埃米尔统治的村镇的治安所,派出的古拉姆战士可能会相应减少,更多的依靠当地埃米尔提供的治安力量。

一些重要的驿站,也会派驻禁卫团的火枪手,当然,每一委派,最少也是一都百人火枪队,不然,形不成较大的威慑力不说,反而可能成为盗贼及心怀鬼胎的埃米尔的目标。

总之,实际上四千里丝路,需要的治安力量并没有想象的夸张,古拉姆战士不超过万人,火枪队两三千人。

其实,可以想想,那些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仅仅百名古拉姆战士驻守的驿站,可能遇袭被血洗的事情肯定会发生,但如此大规模袭击的后果,也就掩盖不了其是哪一路埃米尔暗中反齐,到时便将其连根拔起。

最近各地倒暂时没有这种消息传来,毕竟,驿站商道很多路段还未修缮完成。

但马兰集,爆发了一次暴乱。

马兰集,临时调拨去了几千马穆鲁克修复古城,却遭到了袭击,是那些偷偷留下来,并没有被强迫迁徙去中国的当地残余力量。

而手里文函显示,这股反抗力量的主要一支已经被禁军绞杀,其余四散而逃,应该成不了气候。

毕竟在马兰集,和其他齐城一个待遇,已经派驻了一个大禁卫团。

说起来,马兰集附近一座城堡陆宁很想见识下。

二百多年前修建的克兹卡拉要塞,本地语的意思,就是“姑娘城堡”。

后世对这里,制造了很多浪漫传说,但实际是,默罕默德教派刚刚进入这片区域时,一位东方总督“埃米尔”征服了木鹿古城,掠夺数百名少女囚禁在其兴建的城堡内供自己享乐,该城堡由此而名。

想着,陆宁笑道:“明日,咱们启程,去马兰集娘子关,我将会是娘子关治安所第一任都头。”

“姑娘城堡”,被更名为很有东方特色的“娘子关”。

其距离马兰集百余里,是马兰集西行第二个驿站,也是个小村镇,该村镇再往东,马兰集周边两三百里,村镇部落不是被屠便是被押解迁徙而走。

该村镇居民虽然恰好归属另一个埃米尔另一个教派没有受到牵连,但对齐人的观感也可想而知,毕竟血淋淋的一些惨事就发生在身边。

陆宁,其实不想碰触这些,也不想知道这些,但思来想去,还是准备去娘子关,也看一看,这些居民可能的创伤后遗症后,思想上会是怎样一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