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事变和军纪(第2/4页)

而外界看来,或者说传出去的消息添油加醋后,可能是自己强行攻占了此城的假说更流行。

按照正理来说,佩列亚斯拉夫城内,派驻一个佩切涅格骑兵营最为妥切,毕竟如果派驻女卫进驻,不管战斗力怎样,总会感觉不是那么回事。

但考虑到佩切涅格人和罗斯人两个族群的上百年恩怨,如果派驻佩切涅格骑兵进入,必然会令城内罗斯人感觉真的被侵掠占领一般,是以干脆城内,陆宁并没有派入一兵一卒,由城内小贵族们暂时自治。

在佩列亚斯拉夫事变的第二天,有一支齐人商贩队伍来到了佩列亚斯拉夫,在距离亲王卫队军营附近歇下来,显然是准备随着亲王的后军而动了。

此次西征军同样允许商队随行,可以作为辎重的一个有益补充,而且商队大多有武装卫队,万一到了某种绝境,同样可以将其镖队用来协助作战。

亲王的后军,想想也知道如果能随行,必然会赚的盆满钵满,毕竟亲王的卫队,俸禄之丰厚就不必说了,后世来说,就是消费力足足的。

但问题是,一般的商队,还真不敢随亲王后军动,这里面干系太大,万一出个什么纰漏,连坐个九族之类的怕都不稀奇。

现今这支商队,可说胆子极大,不过陆宁早就收到密报,实际上,这支商队挂的东海百行黑海贸易行的旗帜,有着几十只火枪的镖队,而商队的总掌柜曹玮,便是黑海保密局的局佐,或者说副局长、副缉事长。

镖队成员,都是黑海保密局的精干密探,若不然,也不会持有大齐标准制式的后装线膛枪。

当然,后装线膛枪现今来说,造价极为昂贵,军队大规模列装暂时不可能,且如果不采用金属弹壳而是沿用纸弹壳,后膛步枪枪膛漏气的问题也不好解决,而就算大齐现今高炉炼铁,水机锻打等技术越发成熟,但要想大批量生产金属弹壳还是做不到。

是以,后装线膛枪只装备在禁军中最精锐的部队。

西征军来说,由军户抽丁组成的戍卫团自然还是前装滑膛枪,倒是两个神机火器营,每营有最精锐的一个百人步兵都,列装了后装线膛枪。

马穆鲁克女兵连和库尔德女兵连,装备的是后装枪,但是,属于特制的马枪,射程较短,用的标准纸壳子弹,精度和准度自然不如步兵的后装线膛枪。

毕竟她们真正上战场的可能性不大,后装线膛枪这种昂贵的军械陆宁宁可多在禁军装备两个都,也不会装备给她们,那等于被束之高阁、暴殄天物。

当然,步兵的后装线膛枪本也不适合骑兵用。

要说,两个女兵连轻骑马枪,进退如飞,如果是同样的人员,和装备后装线膛枪的步兵相比,也未必战斗力就弱了,反而战略性更足,威慑力和杀伤力更大。

不过,这是用步兵没有其他兵种配合的情况下直接和轻骑火枪对比,对步兵当然不公平。

而后装线膛枪在黑海,还有保密局有列装。

因为圣天子就在黑海行省,黑海保密局职责重大,是以,其武装人员比中原各道都多,也装备有这种昂贵武器。

莫说保密局局令孙全照知道黑海亲王实则便是大皇帝的身份,便是不知道,仅仅黑海亲王亲征,保密局如何敢有一丝怠慢?用这种形式便可以将黑海亲王或者说大大皇帝行踪牢牢掌握,平素听令于御前,遇到凶险,也可拼死救护。

是以,这才有副局长曹玮领着密探伪装的镖队以及真正的商队随行在亲王大营左右。

说起来,曹玮将门虎子,其父便是昔年赵匡胤手下猛将曹彬,后来被俘归降。

但因为是降将,又少有统兵作战的机会,曹彬最终并没有达到历史上的高位,前年病逝时,曹彬也不过是辽北兵马司排阵使,从三品的武官,病逝时被追授云麾上将军,圆了正三品之梦。

曹玮就更不再是历史上的曹玮,他反而在军学院时对密监课程更有兴趣,最终进入了密监系统,去年派来了黑海行省任保密局副局令。

而他率领这有着大量密探的商队来到佩列亚斯拉夫的第二天,就奏报上来一个令陆宁震怒的消息。

却是佩切涅格左营的一个都头,偷偷和商队商贾们搭讪,想售卖一些马匹和军资。

佩切涅格游骑兵,每卒两骑的标准,每一都,又额外有十几骑备马,以补充可能病死的乘骑和驼骑。

这佩切涅格的都头,显然是想偷偷出售该都的背骑。

另外便是箭矢,他向齐商打探,每百枝箭矢能出价多少,箭簇都是上好精铁。

这些佩切涅格人,显然就是穷惯了,尤其是出征时,往往一人一马,箭矢更不会有多少,没有的话,就地取材自己制作些木矢都是寻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