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第3/3页)

顾婵却十分执拗,“我想得很清楚了。我真的不想再嫁,也不想被人误会我在……”

后面的话她说不下去。

不是因为薛氏今日上门来辱骂她,而是因为薛氏的态度让她联想起韩启。

她如今是个寡妇,虽然有侯府撑腰,甚至还有姨母保护,但又如何,改变不了旁的人心中对她不堪的看法。

薛氏不过是误会,才来出气,她不怕。

即便那位大姑爷当真存了要纳她做妾室的想法,顾婵也不担心家中任何一位长辈会同意。

韩启却不一样。

那是皇帝。

这一次,宁太后帮了她。

可若韩启一意孤行,直接降旨,就像当初元和帝将她赐给韩拓时那般呢?

届时圣旨已出,便不可能再更改。

去了慈恩寺,至少那是皇家寡居之人修行之所,韩启再胡作妄为,也不敢从慈恩寺里抢人。

她不怕死。

她只想活着一天,便清清静静、清清白白。

顾婵主意已定,九头牛都拉不回。

顾枫叫她气得跳脚,“你等着!就算你要去,也等我回来再去!我不管了!我受不了了!”

他说着便跑了出去,据下人回禀,三爷骑了马出城去也。

若肯乖乖等他的,便不是顾婵。

何况她也等不得,韩启若不死心,随时可能降下圣旨,顾婵立心速战速决,尽早入寺。

当然,此事需得皇家人批准。

宁太后特地召见了蒋老太太,两人将顾婵在宫中与恢回到侯府的态度互相一通气儿,也都知道一时三刻是不可能劝得住的。

何况宁太后大抵也猜得出顾婵最顾忌的是韩启。

当然,这事她不能说,说出来对两个人都没有益处。

最后,索性还是用了最初的拖延之法。

便准许顾婵先入寺一年,既还了她的愿,又让她好好体会一番寡居的生活,届时便知现实不似理想中那般容易。

并且将靖王与王妃伉俪情深大肆宣扬称颂,一个特地打破规矩准许王妃再嫁,一个执意要为夫婿守节,一时间也成为城中美谈。

顾婵入慈恩寺那天,京师下了今冬第一场雪。

雪花像扬起的鹅毛,漫天盘旋飞舞。

车马受天气影响,前行极慢,耽搁到天擦黑才到达。

寺中主持一早收到太后懿旨,将一切准备妥当。

顾婵被安排在顾景惠独居院落的西厢,方便姑侄两个作伴,互相照应。

奔波一天,顾婵也累了,与顾景惠同台用过斋饭,便欲告退回房中安睡。

“且别忙,我有样东西给你。”

顾景惠吩咐了丫鬟去寝房中取来两个汤碗大的红漆圆木盒。

顾婵揭开盒盖,见其中分别盛满红豆与绿豆,她不明其意,抬头看向姑母寻求解释。

“你且先收着,若遇夜里不能安眠,便将两盒豆子混在一处,再分别挑拣出来。”

顾婵听得似懂非懂,但还是道过谢,之后便回房去了。

虽说是入寺修行,但还是有丫鬟跟着,碧苓碧落当日随顾枫一起回的侯府,此时自然陪顾婵入寺照顾她起居。

两人服侍顾婵解衣沐浴,之后按照向来的习惯,将香胰等物安置在浴盆旁的高几上,留她一人在净室泡澡。

大抵是乏得紧,不大会儿,顾婵便在澡桶里睡着了。

这一觉不知睡了多久,醒来时只觉澡桶里的水已变得冰凉,冻得她直发抖。

因为太冷,顾婵也顾不上叫人来伺候,自己哆哆嗦嗦的爬出捅来,往靠墙的梨木衣架去取贴身的衣裳。

她睡得尚有些迷糊,晕头晕脑地走到半途,赫然发现衣架下露出一双男子皂靴来。

“谁?谁在那儿?”

这一惊可令顾婵彻底清醒过来,身子也因为恐惧抖得更加厉害。

净室不大,却很空旷,顾婵全身上下只裹着一条浸湿了的白棉布巾,其余衣裳皆挂在衣架上,此时进退不得,便是连寻死都不方便。

那双皂靴缓缓移动,高大的身影从衣架后转出。

来人穿玄色冬衣,披黑丝绒斗篷,一张面孔虽然瘦了,却依然隽美如谪仙,可不正是令她朝思暮想的韩拓。

顾婵呆愣愣地看着他,一时间竟分不清楚,自己究竟是日有所思才夜有所梦,还是因在佛门净地遇上了鬼魂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