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卖吗?(第2/3页)

百姓们如今也是坚决不往这两家所在的方位走,远远避之。

他们是出不来了。

可他的人也进不去。

好一个纪家!

好一个吴家!

皇帝咬牙切齿,几近想生吞了吴惟安。

可吴惟安远在凉州,而他失了北山和谢家,凉州不在他的掌控之中,他已鞭长莫及。

*

深夜,吴惟安在书桌前摆了七颗鸽子蛋般大的夜明珠,在夜明珠下细致雕琢着人皮面具。

再过几日,太子便要启程回上京城,届时会由纪明皓带乔装的纪家军一路护送。

吴惟安便是为太子和纪明皓所制作。

纪云汐从外头进来,刚想问他做的如何了,便当头迎上了那明亮的七颗夜明珠。

都是她的。

她一向放在床边的暗格之中,方便起夜时用。

纪云汐安静片刻,站在他身后,沉声问:“你不觉得太亮了吗?”

他这般看,不会瞎眼?

吴惟安头都没抬,拿着小小的笔尖一点点细致的研磨:“不会,就要这么亮。”

纪云汐:“……”

她的眼波微转,落在一旁的黄花梨木盒上。

里头,原本还有好几张人皮,已剩下了最后薄薄的一张。

不过倒是多了不少碎银子。

纪云汐粗粗算了下,大概一百多两。

她啧了一声:“你只剩一张了。”

吴惟安的手一抖,差点毁了手里画到一半的面具。

他停了笔,抬起头,认真看向纪云汐:“夫人,这种时候,不要对我说这种扰我心神的话。”

有人在走近,纪云汐朝外看了一眼。

此时窗关着,看不清是谁,但想来这个点会过来的,大概只有圆管事了。

纪云汐低垂下眉眼,伸手拨了拨黄花梨木盒里的碎银子,就像在轻巧地拨动算盘,悠悠道:“但你攒了一百五十二两了。”

窗外的圆管事脚步一顿,耳朵瞬间竖起。

吴惟安:“……”

纪云汐微微一笑:“不错,你女儿的嫁妆指日可待。”

她留下这句话,转身朝床边走去。

吴惟安:“……”

她这明明是和他女儿的嫁妆过不去!

圆管事在窗外唤道:“公子。”

吴惟安收回视线,将黄花梨木盒盖上,放在脚边藏好,才打开一边的窗,且只开了一小道。

窗户一被打开,探着个脸往里偷瞄的圆管事瞬间就闭上了双目。

这也太刺眼了!

吴惟安看着外头那张阴险狡诈的老脸,冷笑:“偷偷摸摸的做什么?”

圆管事退后半步,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脸上皱纹都是忠诚的皱纹:“公子,三位护法飞鸽传信,已到上京。”

吴惟安嗯了一声,这和他预计的时日差不多。

他伸手,从压着的夜明珠下拿出一张早就写好的字条,从那一道小缝中递给圆管事。

圆管事刚伸手接过,啪的一声,窗户就被阖上了。

他默默看着那窗户半晌:“公子,还有一事。”

吴惟安没再回话。

圆管事道:“公子,凉州一带的弟兄们,此处水患家里也遭了难,如今日子过得实在难啊,特地来找老奴,说是想拿回这些年欠下的差银。公子您看?”

此次清河郡水患,公子的所作所为,圆管事看在眼里。

他这般说的话,公子应会同意的。

想来,经过此次水患,公子的心,已经不像以前那般冷硬了。

可圆管事等了一会儿,他家公子还是没有说话。

圆管事又道:“公子,老奴算了算,也不多,大概一百五十两左右。”

吴惟安:“滚。”

圆管事:“……”

吴惟安已经没有画面具的心思了,这明明是他最爱干的活计。

他将特质的笔放下,忽而朝床边看去。

纪云汐嘴角一抹极淡的笑意没来得及藏回去。

吴惟安深深地看了一眼,而后对圆管事道:“你让他们再等等。”

“最早一个月,最晚一个半月。”吴惟安指尖轻扣桌面,眸中映衬着七颗夜明珠的光,“到时我会还。”

话已至此,圆管事也不能再说什么,领命而去。

躺床上的纪云汐听着,挑了挑眉。

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后,太子差不多就能到上京城。

而那日在清河郡,在新升的太阳前,吴惟安和她说过,待太子到上京,便是太子登基之时。

这什么意思很明显。

而此刻吴惟安对圆管事说的这句,意思也很明显。

待皇帝死,太子登基,这些费钱的棋子他也不要了。

他要跑路。

毕竟他身后的那些人,不知道他到底是谁。

他都是通过一级一级联系的,只有最上层的几人,知道他是吴惟安。

吴惟安把东西收好,捧着七颗夜明珠到了床边,一一把夜明珠放回暗格。

纪云汐问道:“你确定此事能在一个月到一个半月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