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崔老道捉妖(第3/10页)

刘大嘴挨了一记耳光,被打得晕头转向,还想编个借口把傻少爷糊弄过去,但一低头发现自己衣服上全是血,原来刚才这一枪是颗流弹,不知道从哪打过来的,却正打到刘大嘴身上,他“哎哟”一声,急忙想用手去捂枪眼儿,这手还没等抬起来,身子一晃,当场扑倒在地,已然气绝身亡,可俩眼还睁着,到死也想不明白自己怎么忽然挨了枪子儿。

周围那些人一看出人命了,顿时乱了套,这时远处枪声大作,谁也不知道城里出了什么乱子,人们你拥我挤,四处逃窜,争着往家跑。

崔老道当时也懵了,顾不上给刘大嘴收尸,赶紧把那碗里的大洋抓起来,跟在人群中撒开腿往家跑,就看街上乱成了一片,远近好几处火头,他心慌不辨路,拖了那条瘸腿,随着满街的人群跑。

这时出来好多军警,不问青红皂白到处抓人,崔老道也让军警当场按住了,那些大洋全被没收,跟一同被抓的人关进了监狱。

原来这天城里发生了民变,老百姓跟军队起了冲突,一伙地痞流氓趁机打砸抢烧,傻少爷家里有钱,住在北城,那边全是大商号,有家最大的盛源当铺和旁边的洋行都让人点着了,有些地痞混混儿进去抢东西,还出了人命,等军警过来镇压的时候,真正抢东西的歹人早跑了,只抓了两百来个在街上看热闹的平头老百姓,崔老道也是其中一个。

北洋政府见烧了洋行,怕把事情闹大了,只好杀一儆百,没处抓真正的凶徒去,就打算在抓来的这些人里面找几个替死鬼,拉出去游街示众,然后请出大令开刀问斩,只要砍下几颗脑袋来挂到街上,城里的局面必然能够迅速稳定,对内对外也好交代了。

问题是抓了那么多人,总不能都砍了,杀少了又起不到杀鸡给猴看的效果,军政府合计了一下,决定要八条命,砍下八颗人头,准能把这次的乱子给平了,选这八个替死鬼又是个问题,谁该死谁不该死没法分。

至于官府怎么商量砍谁的脑袋,这些事不在话下,单说牢里关满了从街上抓来的平民百姓,崔老道被抓之后听人说了,心里明白了七八,他被审了一通推进大牢,那里面人挨人人挤人,有些人认识崔老道,一看他进来赶紧给腾个地方:“道长您怎么也进来了?”

崔老道摇头叹气,连成倒霉:“别提了,一言难尽,敢情老几位也都在。”

这些被抓来的大多是闲人,要不然怎么大半夜听见动静就跑出去看热闹,有那不知死的跟崔老道说:“道长您昨天那段《岳飞传》,可正讲到金兀术在朱仙镇摆了连环马,南宋兵将抵挡不住,岳元帅怎么破这阵?我都快急死了,晚上睡觉都没睡踏实,要不然也不能上街看热闹让人给抓了,您来得正好,反正咱在这干坐着没事,您给我们接着往下讲吧。”

崔老道说:“咱项上人头都快保不住了,诸位怎么还有心思听《岳飞传》,咱这次这事闹大了,烧了洋行死了洋人,官面儿上肯定要找替死鬼顶罪。同治九年火烧望海楼教堂,最后砍了二十颗脑袋才算完,虽然这是前清的章程了,可不管世道怎么变,倒霉顶罪的也是咱这些穷老百姓。”

大伙一听崔老道说得有理,都在那唉声叹气,有胆小的抢天哭地,大声喊冤。

崔老道心想牢里乱成这样,一会儿追究下来,还不是得怪到我崔老道的头上?他忙说诸位别乱,听老道我唱两句,此刻触景生情,唱起当年火烧望海楼的事,只听崔老道唱道:鬼子楼高九丈九,众家小孩砍砖头,一砍砍进鬼子楼,五月二十三起祸头,城里城外众好汉,天津卫的哥们儿要报仇,手拿刀枪剑戟,斧钺叉钩,拐子流星带斧头,一齐奔到望海楼,杀声犹如狮子吼,抓住鬼子不放手,一刀一个不留情,从此惹下大祸头……大清国还没倒台的时候,河口上有一座洋人盖的教堂,教堂里收留盲童,老百姓们不知内情,风传说洋人专挖小孩眼珠子,有些人信以为真找上门去闹事,引发了很大的流血冲突,洋人开枪打死了知县随从,乱民们一拥而上烧教堂杀洋人,洋人军舰直抵入海口,逼着清廷查办此案,官府只好连蒙带唬,抓了二十个混星子,说是打几下板子揍一顿让洋人出了气就行,然后给你们银子,结果在夜里把这二十个人都拉到街上砍了头,虽然是半夜,城里的那女老少听到消息都来观看,以前会评弹的民间艺人连说带唱,表的就是这段事迹。

崔老道一边唱一边想着自己的倒霉事儿,家中少有老下有下,张着嘴等米下锅,他这一死可让那几口人怎么活,怕是“夜盗董妃坟”的报应来了,也悔恨自己见财起意,跟刘大嘴去给傻少爷操持白事,要不然怎么能稀里糊涂地下了大狱,他心中伤感,越唱越是悲切,把周围那些人都听得跟着掉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