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姑获鸟之夏(二)(第2/2页)

骑兵下马,工兵安营扎寨,穿过这片血气冲天乱蝇飞舞的刑场,经过神道两边的石马、驼马、翁仲。但见那石马雕刻有翅膀,安娜想起女儿诞生前夜的梦,从戈壁月光下插翅飞来的小镇墓兽。

两座高大的土阙跟前,并排列着两块气势恢宏的石碑——左边是高宗李治的述圣纪碑,刻着武则天亲自撰写的五千字碑文。右边那块则是女皇帝自己的无字碑。

无字碑,不着一字。到底是功过留待后人评说?还是武则天自觉功德赫赫,已非任何文字所能言尽?

不同于给丈夫树立的七节石碑,武则天给了自己一块完整的巨石,高若悬天,重达百吨。石料开凿已如蜀道难于登天,经过石匠简单加工,再要运下陡峭的山谷,穿过白鹿原之类黄土塬,再渡渭水,山川颠簸,将牺牲多少生命?

人说一将功成万骨枯,一碑功成也是万骨枯。

无字碑首刻八条螭龙,动静相宜,鳞甲鲜明,错落缠绕。石碑两侧有升龙线刻。碑座阳面,线刻狮马相斗图,屈蹄俯首之马,昂首威武之狮——狮与马,欧洲常用的族徽。

欧阳安娜怀抱着两个月大的女儿,仔细端详这座给女人歌功颂德的伟大石碑,似乎触摸到了一个伟大女人的体温。阳光洒在光滑的石板表面,显出金光闪闪的文字……

无字碑上的字!

武则天在无字碑里暗藏的天书?唯独向名为九色的小女孩开启?女儿伸出小手,指示妈妈去看看。安娜吃力地踮起脚尖,终于看清其中一行字——

王小二到此一游

字儿写得歪歪扭扭,一看就是没读过几年书,欧阳安娜哑然失笑。无字碑上原来有字,但并非唐朝人所写,而是后世的文人墨客与贩夫走卒来刷存在感的,想让自己的名字刻在武则天的纪念碑上,本意是想流芳百世,却一不留神遗臭万年了。

齐远山说工兵已经选定营房基址,就在乾陵正南一里外,紧挨着奶头山。安娜看了一眼乾陵坟冢,巍峨的石头大山,遍布青青陵上柏,白云飘到山巅,仿佛戴上一顶白帽,苏东坡曾用“岭上晴云披絮帽”形容过。

她跟着丈夫回到营地,工兵们已丈量出了大致范围。原本就是枯草乱石的荒野,北靠乾陵,南望开阔的麦田,风水学来说是块旺地,占有山川形胜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