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下阴司,黑白无常!(11)(第2/4页)

范婆婆双手将这和尚雕像虔诚的捧到了香案正中的莲花座上,点上三柱高香,拜了三拜,将点燃了的檀木香插进了香炉里,紧接着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双手合十,做了一个明显的佛教徒才有的祭拜姿势,连连说了好几声:“阿弥陀佛。”但之后念念有词的是个啥,刘大少却听不清楚个真切了,反正唧唧歪歪,跟个老太太当街唠叨似地,裹脚布的德行,又臭又长,听得耳朵根子都生老茧了。当然,刘大少以后长大了才知道,范婆婆念得这一出并不是子虚乌有的,而是地地道道的佛教《地藏经》。借着范婆婆煞有其事念经的这一会儿,刘大少跳下板凳,开始歪着脑袋,端详起这个和尚塑像来,但见这和尚脸蛋儿圆乎乎的,笑容可掬,可却也不胖,耳朵很大很长,一直垂到了肩膀,身披袈裟,手拿降魔杵,骑在一只头生独角,长的极其难看的怪兽身上。这是如来佛?还是弥勒佛?刘大少眼睛眨巴眨巴,摇了摇头,好像自己见得画像里,如来佛是卷毛,挺时髦的,而弥勒佛就像个猪头三,肥的三人环抱,这和尚显然不是这两个佛祖里的一个,很可惜,刘大少只认识这两个佛教知名人物,所以研究了半天,还是一无所获,便又索然无味的回到椅子上了。

大约念了小半个时辰的经文,范婆婆那张如黄河般连绵不断的小瘪瘪嘴这才停止了运动,瞧她两鬓上湿透的白发,显然自己也是累得够呛。深呼吸,喘了一长两短的三口气,范婆婆这才缓过精力。麻利的伸手入兜,将先前从刘大少那里取来的三只纸鹤平摊到了塑像前,调了调纸鹤的角度,将它们各自的嘴巴对到了一个点上,围成了一个三角形的图案。紧接着右手五指轻舒,在盛满清水的碟子里抄了抄,洒了些在纸鹤身上,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这个时候,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从那不起眼的和尚雕像的莲花座下,竟然流出了一条黑色的液体,并且自己在中途,转弯,转弯,再转弯,鬼使神差般的在这三只纸鹤之外绕成了一个弧形的圈子。田村长自然是无话可说,百分之百信服了,刘大少却差点脱下下巴,半晌才说道:“我草,圆,真他妈圆!”他说的的确一点儿也不假,那个圈子实在是太圆了,就算是专业的画手用工具去画,也不见得会达到这种效果,那种一种自然的圆润,让人根本捕捉不到一丝一毫的漏洞和误差。

范婆婆眼睛一眯,左手飞快的抓起瓷碟上的毛笔,沾了点红色的朱砂,额外的在那个黑圈外又勾了一个圆形的图案,忙完了这一切,她才如释重负的搁下了笔:

“好了,老身已经暂时封住了他们的这一魂一魄,有地藏王菩萨护持着,应该出不了什么差错,剩下的就要看他们各自的造化了。”范婆婆歇了口气,道。

“范婆婆,这和尚是地藏王菩萨?”刘大少指着塑像,好奇的问道。

“是啊!”范婆婆点了点头,再次对佛像鞠了一个躬:“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藏王菩萨主管阴间一切事宜,自是要请他帮忙了。”

“不对呀?”

“怎么不对?”范婆婆眉毛一耸,转过身来。

“我看婆婆你先前施法,好像用的都是道士的一些东西,怎么现在又请出和尚,菩萨们来了?难道您不怕这两个参合在一起,会互相之间打架吗?”刘大少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呵呵。”范婆婆知道他的意思,摸摸他额头,微微一笑道:“你说的也对也不对,要是和尚去拜道教的三清,道士去拜如来佛祖,那可都是欺师灭祖的表现了,定没有好果子吃。但老身只是个吃阴阳饭的闲人,无门无派,学的也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把戏而已,上苍有灵,念在我救了不少人的份上,自然不会怪罪。再说了,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都是好猫!懂不?”

“还有这道理?”刘大少哭笑不得。

“当然有了,少见多怪。”

“那婆婆,您说道法和佛法,哪个更厉害些呀?”刘大少又抛出了一个问题。

“这个……”范婆婆脸上的皱纹动了动,做了个思考状态:“我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

“不过我觉得各有千秋吧!道法主攻,佛法主守,两个差不多就是矛和盾的区别,也分不出个究竟来。”琢磨片刻,范婆婆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对了,现在既然已经稳住了三个孩子的魂魄,就还差下阴司这一步了,成败在此一举,不过老身一个人下去,指不定照顾不了周全,所以需要一个帮手。”范婆婆道。

刘大少听了后,赶忙对范婆婆说:“婆婆,您就带我下去吧,我不怕。”

范婆婆则鄙夷的瞪了刘大少一眼,道:“你以为阴曹地府那种地方是活人随便可以进去的吗?”刘大少赶紧问:“那什么样的人才能下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