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夜查乡村(第2/4页)

王七麟没有问太多事,他将少年摆出来问道:“这孩子你们认识吗?”

胖汉子仔细端详了一下,试探地问道:“这是丁家小郎君?他叫什么来着?大家伙都叫他小丁秀才,所以卑职也忘记了他具体姓名。”

祝凯想了想说道:“叫丁酉大?字啥我倒是忘了,他不是失踪了吗?原来与大人们在一起。”

王七麟道:“有问题后面再说,先带我们去见他家里人。”

祝凯说道:“遵大人命,小丁秀才家在乡里,诸位且随我来,我这就带你们去。”

一行人沿着来路走,结果到了大柳树周围,他们进入一条巷子,祝凯指着巷口一户砖瓦房说道:“那就是小丁秀才家里,他爹叫丁满头,绰号叫馒头丁,因为他们家做馒头、做大饼这些面食为生。”

王七麟点头。

巷子里确实有一股浓郁的熟麦香气,徐大这个没出息的货已经抽起了鼻子。

王七麟却没有关注这股香味,他心里在思索一个问题:

既然这丁酉大的家在这里,那刚才他们碰到的人算是他家街坊了。

要知道丁酉大是被恶丐拐走的,就像祝凯所说,他失踪了,这样他的家里人和左邻右舍怎么着也得找过他,那么为什么街坊们看到他不是惊喜的上来招呼他,而是或者跑进巷子或者谨慎观望?

祝凯走到门口喊了起来:“馒头丁,快出来看看谁来了!”

夜色朦胧。

邻舍一些人家探头探脑好奇的看。

王七麟给徐大使了个眼色:“去。”

他们靠近门口,一条大黄狗‘汪汪汪’的扑了出来。

祝凯抽出刀来一瞪眼,大黄狗夹着尾巴往后退。

一对中年夫妻着急忙慌的走出来,女人呵斥大黄狗,男人赔笑说道:“对不住,官老爷,我家今天忘记栓狗了,这是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您是要吃馒头吗?”

祝凯说道:“我不是冲馒头来的,你看,这是谁?”

他将呆傻少年拉出来,夫妻两人看到人后大吃一惊,接着嚎啕大哭上来搂着少年叫了起来:

“大郎啊大郎,你终于回来了!你这些天去哪里了?让我和你娘好找啊!”

“大郎,我的大郎,呜呜,娘以为你再也回不来啦……是大人把你找回来的吗?大人、青天大老爷啊,救苦救难大老爷啊,草民给你们磕头啦!”

妇女哭着就下跪,很实在的磕头。

王七麟将她扶了起来,他向夫妻二人打听这丁酉大的事,夫妻二人说儿子失踪了十来天,他们以为儿子再也回不来了,已经死掉了这条心,没想到儿子被他们又给送回来了。

妇女说道:“我们一直找,可是压根找不见他,倒是听人说在二里乡看见一个傻孩子像是他,本来我们最近还想要去二里乡瞧瞧呢,结果大人把他给送回来了,真是救苦救难的官老爷呀!”

二里乡的名字再度出现,王七麟看向谢蛤蟆,谢蛤蟆正在瞄一锅刚出炉的馒头。

道长饿了,这会靠不住了。

于是他又问丁酉大是怎么变傻的,夫妻二人愁苦地说道:“唉,大郎自小喜欢玩闹,前两年他与伙伴们爬屋上树,不小心摔了下来,然后摔倒了脑门昏迷好几天,最后被郎中给救回来了,却摔坏脑子变成了傻子。”

后面再问不出什么有意义的消息。

王七麟说道:“好,大郎是被乞丐给拐走的,你们以后要小心的看好他。”

他们要走,夫妇两人挽留着要招待一顿饭。

王七麟摇头拒绝。

馒头丁捻起一张草纸包了几个刚出炉的滚烫大馒头,说道:“我们家没啥能看上眼的东西,就是这馒头还不孬,大人您拿上回去尝尝。”

刚出锅的馒头确实很香,又白又软,冒着热气很馋人,用不着什么下饭菜,只要配上一根陈年的咸菜就能让人吃的很带劲。

王七麟生于乡村,明白物价,拿到馒头他摸出二十个铜铢拍下。

馒头丁赶忙拒绝,谢蛤蟆上来说道:“你收下吧,我家大人从不沾百姓便宜,不吃百姓一粥一饭,一拿百姓一针一线。”

“可是这几个馒头用不上二十个铜铢啊。”馒头丁说道。

谢蛤蟆抚须笑道:“无量天尊,价值多少无关紧要,我家大人给你这钱你收着就好。”

王七麟听到这话懵了,他知道这些馒头用不了二十个铜铢,他并没有瞎大方,而是看这家馒头做的不错,想买上二十个铜铢的馒头当晚餐。

如今让谢蛤蟆这么一说,他还哪里好意思再去要馒头?

祝凯帮腔道:“还不快谢过大人!”

两口子跪地道谢。

这下子好了,王七麟就是有徐大那么厚的脸皮也没法再去要馒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