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鬼召人(第3/4页)

亦或者是这孙子真的两袖清风,不怕自己调查?

王七麟甩甩头将这些想法甩掉,不可能的。

天底下没有屁股完全干净的官员,就拿他来说,他还已经够问心无愧的了,还曾经从寺庙里顺走了一批黄金。

如果他要仔细调查常贺礼,肯定能查到对他不利的信息。

常贺礼迟迟不来,徐大倒是来了,跟他说常贺礼去提审牢里的犯人要重新审讯了。

他说完后说道:“七爷,好像这孙子没被你吓到。”

王七麟道:“没事,那咱们就真的去查他,我有的是办法对付这种心里有鬼的官吏。”

衙门没必要再待下去了,他带人离开去找地方吃饭。

他们进入包间坐下,有小二来招待,但小二离开的时候却遗留下了一个小包袱。

包袱里头有一卷书。

徐大眼疾手快,然后胖五一蹦过去拿到包袱殷勤的递给王七麟。

这让徐大很不爽:“嗨呀,让这小子抢先了。”

王七麟打开包袱,里面露出来一册县志,封面上用新笔墨写了四个字:阅后即焚。

打开之后首页写的是:古籍乡变迁始末。

他没有看错人,常贺礼不可能为了自己的仕途和前程去跟他对着干,但这件事背后肯定牵扯到重要人物,这人在衙门里有眼线,以至于常贺礼不敢在衙门里与他透露相关信息。

册子古旧,存世有些年头了,王七麟打开后第一页记述了古籍乡简况。

上面有各村的名字、各村宗族族老的名字和身份,还有乡里听天监小印、游星、力士们的名字。

他第一眼看到了那小印的名字,看到这名字徐大皱起眉头:“咦,怎么会是他?”

王七麟摇摇头,将册子交给他说道:“你先通读一遍,然后给我翻译。”

县志写满了之乎者也,他看不了这玩意儿,看这个难受。

徐大一边翻看一边给他解说,荆楚之地多山多水,很早以前就有部落在这里聚居,因为缺乏优良的水旱田,所以农耕文化一直不够出彩,以至于许多人以为这地方是蛮夷之地。

其实这是固有印象,早在仙神乱战的夏王朝时期夏文化的影响已经到达这里,商朝建立后,荆楚便纳入商的版图,周朝破灭,楚国诞生,绚丽灿烂又神秘莫测的楚文化出现。

楚文化多与鬼神和祭祀相关,这地方的山峦中藏有许多古墓,不属于人的古墓。

山里封闭,老百姓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时候山水的饭不好吃,他们就得去开山探水的找饭吃。

所以当地山里偶尔会发现古墓,尽管盗墓是重罪,可是饿死面前没人怕罪,老百姓们还是会义无反顾的进入墓地中寻求一碗饭。

古籍乡内曾经发现了一座墓,但山里因为封闭所以百姓很团结,乡里人很好的掩藏了这个消息,以至于到了现在竟然没人知道这墓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总之古籍乡百姓起初从中盗取一些古书卖出去,后来胆子大了,又会找一些陪葬玉器之类带出去。

因为古籍乡百姓谨慎又不算贪婪,所以多年来没闹出什么事。

直到十六年前,一位新的小印在古籍乡上任,他上任时间极短,仅仅半个月时间。

半个月后,暴雨倾盆,安静流淌千百年的大苇河突然改道,这条河流从平缓河道突兀的转入山中,一路穿山越岭,水势越来越猛,最终冲开了一座山头。

上下坡就在这座山头上。

按理说即使黄河改道也没有本事去重开一座连绵的山丘,哪怕这山丘是一座土山罢了。

可是大苇河偏偏冲开了。

县志里记述了真相,当时有人冒大雨外出,看到大苇河改道后水流在山涧中翻滚,而在它们前头还有一条不知道是巨蟒还是蛟龙的东西在开路……

听到这里的时候王七麟想到了上下坡附近那条土路。

多年以来,古籍乡已经荒废,上下坡的旧址更是个禁地,少有人去那地方,但那里却在纷乱杂草中留下一条道路。

什么原因?

他想起了周某人的那句话: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他曾经想过会不会是鬼走的多了才出现那么一条路,可是现在他有了新的想法:会不会是当时引领大苇河改道的那东西曾经从那里上岸离开,留下了那条路?

上下坡所在山坡坍塌,百姓尸骨无存。

大苇河浩浩荡荡继续在山中冲刷,又影响到了几个村子,还有许多百姓被洪水带走,再也没有出现。

此外,少有人知的是当天罗坝县监狱里头死了十多个人,这些人全是古籍乡人士,他们入狱的原因正是盗墓!

这些人死的古怪,当时监狱里头条件不好,许多牢房屋顶漏水,大雨磅礴下雨水灌入,狱卒们拿了便桶给犯人们用来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