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大凶四现(第2/4页)

“狐死首丘,落叶归根,他这个年纪应当想要留在九洲才对!”

“现在卑职明白了!”他重重的点头,“想要去割据为王的不是祯王,而是诸位郡王,郡王们恐怕是做了什么事,很担心会被陛下严惩,所以要离开九洲,去一个陛下和大汉够不到的地方!”

“那他们可是大汉宗亲,做了什么事会被陛下严惩呢?”

王七麟阴沉沉的看向两人,拿出了从徐大身上学到的扣屎盆子把戏:“正如王爷所推断那样,祯王恐怕不是自愿去找长生不老药然后失踪,而是被某些人害死了!”

刘福大怒,吼道:“王七麟!你血口喷人!你竟敢造谣污蔑我天潢贵胄子弟?该当何罪!”

刘禄也说道:“这般大逆不道的话也敢说?王七麟,你找死!”

桓王冷冷地说道:“怎么了,说到你们痛点了?一个个怎么这么激动?”

刘福急忙对他抱拳行礼:“王叔,小侄是你看着长大的,你不能听他一介贱民胡言乱语!”

桓王听到这话忽然叹了口气,他喃喃道:“是啊,我是你们叔叔,你们两个都是我看着长大的,我们本是一家人呐。”

刘福眼眶含泪,重重点头。

桓王又说道:“无论你们做了什么,本王不追究了……”

“多谢王叔。”刘禄大喜。

桓王瞥了他一眼说道:“不必道谢,本王不去过问你们对你们父王做了什么,这些事交给陛下去处置吧,他才是九洲共主。”

刘禄脸上的喜色凝滞了。

桓王说道:“好了,王大人既然查到了他们违反国法的证据,那便让青云子送他们去见陛下,至于你,陛下另有安排。”

王七麟讪笑:“卑职实在没什么才能,陛下若有重托,卑职怕是会让陛下失望。”

桓王摇摇头道:“这与本王无关了,本王只是来传密旨。”

说到这里他问刘福和刘禄道:“你们两人要听听陛下的密旨吗?”

刘福兄弟反应过来,急忙抱拳告退。

一个汉子走上来,一手抓着一个人的肩膀,将他们带着飞上岸边。

桓王走进船舱,在窗户处坐下,面色阴翳:“王大人有没有注意到,从去年冬天开始,九洲上下气候异常的很!”

王七麟点头:“去年冬天,北方雪灾、南方低温,今年入春,北方大旱、南方少雨……”

“南方也是大旱。”桓王说道。

王七麟沉默下来,然后问道:“是不是九洲内外旱魃四起?”

旱魃四起,则天下大旱。

桓王摇头,拿出一本册子递给他:“陛下秘传给本王的,你可以看。”

王七麟接过册子打开,然后当头第一句就有字不认识:鱄鱼。

第一页写的是长安城,说了长安城渭水上的打鱼人在今年频频见到一种怪鱼。

这鱼个头很大,像成年男人那么大,样子则与鲫鱼相似,宽宽胖胖,可是身上却长着猪毛,有渔民撒网不小心捕捞到了它,将它拔出水面的时候听到它的叫声也和猪一样。

王七麟皱起眉头,脸上表情沉甸甸的。

看起来他是看懂了册子上的信息,所以很忧虑。

桓王说道:“王大人应该知道,他们看到的是上古异兽鱄鱼,而鱄鱼出现时,天下便会大旱。”

“你继续往下看,东北州也遇到了一些异兽。”

王七麟翻开第二页,上面记述的则是东北州奴儿干地区发生的事。

新年第一天,奴儿干有一群鸟出现在一座衙门的屋顶上,这些鸟长着人脸有四目,脑袋两边还有耳朵,它们出现后发出叫声,随即满城家禽飞禽都开始叫,气势汹汹的叫。

看到这鸟相貌的描写,王七麟便认出了它们身份,脱口而出道:“《山海经·南山经》说‘有鸟焉其状如袅,人面四目而有耳,其名曰顒,其鸣自号也,见则天下大旱’!”

桓王沉重的点头:“不错,正是顒鸟。”

王七麟一步步往下翻阅。

第三页记述的则是太华山上有个门派叫持剑门,也是大年正月里头,持剑门弟子发现了一种怪蛇,这蛇长脚也长着翅膀,正是名为“肥遗”的上古异种。

肥遗一旦出现,便预示将有大范围的旱灾。

第四页记述的则是东南州的闽地,这里的修士们发现了鵕鸟。

这是一种形状像鹞鹰般的猛禽,长着红色的脚和直直的嘴,身上是黄色的斑纹而头却是白色的,发出的声音与鸿鹄的鸣叫很相似。

同样,它们在哪个地方出现哪里就会有旱灾。

这也是《山海经》中记述的凶禽:“鼓亦化为鵕鸟,其状如鸱,赤足而直喙,黄文而白首,其音如鹄,见则其邑大旱。”

后面出现了他的家乡,并郡在上个月也发现了一种凶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