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2/2页)

前朝可是出过皇帝长寿而太子等不及意欲弑父篡位的例子。

本就不太坚定的劝谏更加摇摆不定,甚至有朝臣已经悄悄坐回去了,

殷承玉又安抚道:“诸卿之担忧朕已知晓,待平定内忧外患之后,再谈此事不迟。”

他递了台阶,摇摆的朝臣们也就顺坡下驴不再坚持,纷纷坐了回去。只是彼此看看,心情都复杂难言。一时间高兴不是,不高兴也不是。

殷承玉见状满意勾了勾唇,侧脸瞧了薛恕一眼,借着衣袖遮挡,不动声色地握了握他的手。

——从卢靖开口后,薛恕的脸色就越来越难看,整个人紧绷着,像急于出鞘的刀。

直到被殷承玉握住手,他冷戾的眸色才微微柔和,垂着眸用力回握住他的手。

殷承玉勾着他的手指,大拇指在他虎口处轻轻摩挲,仗着有纱帘遮挡底下人瞧不真切,无声道:朕没食言。

他微微仰着脸,上挑的眼眸映照着殿内灯火,潋滟逼人。

凸起的喉结上下滑动,众目睽睽之下薛恕无法做别的举动,只能越发握紧了他的手。

*

前殿的动静很快传到了后头的女眷席上。

虞太后听着女官的耳语,不解道:“先前皇帝还说已有了心仪之人,怎么眼下又不着急了?他是不急,但人家姑娘可经不起等。”

自从上回殷承玉漏了口风之后,虞太后便暗地里将宫里宫外适龄的女子都瞧了一遍,只是瞧来瞧去,哪个也不像是儿子的心上人。

眼下又听说前殿的动静,她到底按捺不住,对贴身女官道:“你去将郑多宝叫来。”

郑多宝是殷承玉搬到慈庆宫时她亲自赐下的人。只是这么多年过去,她几乎不插手殷承玉的事情,自然也就没有单独召见过郑多宝。

听见太后身边女官来传话时,郑多宝心里就不由咯噔了一下。

等到了虞太后跟前,瞧着对方探究的眼神,心里就越发忐忑,只是面上却还要不露分毫地行礼问安。

虞太后也不跟他兜圈子,问道:“你每日伺候皇帝,当知道皇帝心仪的是哪家女子?”

这猝不及防的问话,纵使郑多宝的养气功夫再好,此时也不由抖了抖,那张讨喜的胖脸都跟着扭曲起来。

心仪的女子没有,宠爱的太监倒是有一个……但这要如何说?

郑多宝支支吾吾:“这、这……陛下心仪之人,怎会让臣等知晓呢……”

“你每日打理皇帝起居,就没见皇帝给哪个姑娘送过赏赐?又或者待哪个女官格外不同?”虞太后显然不信他的说辞。

郑多宝不敢将皇帝的事抖落出来,但也不敢瞎编哄骗太后,最后只能苦着脸求饶道:“还请太后娘娘宽宏,这……臣着实是不知啊。”

他哭丧着一张脸,心想大家都是伺候陛下起居的,太后娘娘怎么就不招薛恕来问一问呢?

如此也不必他在这儿被火煎油炸了。

虞太后脾气温和,见他满脸难色不肯开口,也没有再强求。挥挥手放郑多宝走了。

只是皱着眉到底有些许担忧,那女子莫不是有什么缺陷,皇帝才藏着掖着不肯说?

逃过一劫的郑多宝片刻也不敢多留,行了礼后便火烧屁。股地溜了。

等到了晚间,他略作犹豫,还是将太后召见的事禀告了殷承玉。

殷承玉倒是没什么不快,沉吟片刻嘱咐道:“若下回母后再问,你便透些口风吧。”

反倒是郑多宝闻言大惊,再三确认道:“当真要如实说么?”

殷承玉颔首:“总要让母后知晓的。”

*

因着殷承玉的交代,隔了几日虞太后身边的女官又来寻他套话时,郑多宝便透了口风出去。

他也没有将话说得太明,只说陛下确实没有心仪的女子,倒是晚上常留东厂督主薛恕伺候,薛恕时常出入帝王寝殿,一待便是一宿。

这话便说得十分暧。昧了。

按理说东厂督主是皇帝心腹,与皇帝亲近些再正常不过,但郑多宝在这个当口透出口风来,说明这薛恕并不只是单纯的“心腹”。

宫里主子一时好奇之下宠幸漂亮的小太监也不是没有的事,虞太后久居深宫,对于其中阴私自然也知晓,

只是她怎么也无法将这样的事情和洁身自好的大儿子联系在一起。而且那东厂督主薛恕她也是见过的,跟漂亮小太监是半点也搭不上关系,皇帝怎么就偏偏瞧上了他?

虞太后满脸忧虑,叹息不止。

女官小心翼翼道:“许是陛下就喜欢这样的呢?”

这话说得虞太后更加堵心,她犹豫片刻,还是道:“召薛恕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