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孟拱之变!(第2/3页)

孙立人这么做,可以最大程度确保进攻的连续性,帕特诺已经在督促后勤运输事宜,他们最多能在这里停留两天,就可以继续向前进攻,等他们可以进攻的时候,或许114团已经占领了巴棱杜。

事实上,114团的进攻更迅速,大量的卡车送来弹药,李鸿直接征调了这些卡车,让一个营的弟兄乘坐卡车,从公路快速的向巴棱杜行军,仅仅一天,就占领了这里,日军在这里的守军不足,给了李鸿机会。

114团趁着夜色,沿着公路正在向巴棱杜集结,他们以及把阵地移交给了新22师警卫营,这是廖耀湘自己主动抢的任务。

可是让远征军气愤的事情马上发生了,在卡萨地区的英军遭遇了麻烦;英军在这里破坏铁路线,已经打了一个多月,按道理说来他们应该已经习惯了和日军进行残酷的战斗,因为他们前一段时间成功的打退过日军的进攻。

可是英军军官不知道的是,之前围攻英印军空降兵3个旅的日军,由于西通受袭击,慌忙北上救急去了,英国人还以为是自己击退的。

折让原本已经要崩溃的英军,见日军主动撤走,惊喜若狂,他们自大的认为自己又行了,不仅没有收缩兵力集中进攻,反而还扩大了破坏区域,卡莎这里只留下了一个77旅,其他的两个旅远离卡莎,去占领日军兵力薄弱的镇去了,他们在强占城镇,向国内宣扬自己的战果。

而日军久攻西通不克,畏惧被新1军合围,在南下溃逃的途中,他们必须的绕道,日军军官觉得要用一场胜利来振奋士气。

可是现在面对远征军已经打不赢了,所谓柿子检软的捏,日军打不过新1军,却又转而出动2个联队,将英军第77旅包围在孟拱以南12公里的卡萨地区。

“滴滴滴……”

英军的求援电报到了史迪威的手中,史迪威无法眼睁睁看着高贵的英国人被日军全歼,看着地图,最近的就是新38师114团,于是命令到了孙立人手中,命令新38师立即救援。

“混蛋!”

孙立人收到电报的时候,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把冯锷和廖耀湘吓了一跳。

“怎么了?”

廖耀湘叼着烟问道。

“你自己看!”

孙立人指了指电报。

“你什么想法?”

廖耀湘也明白,不管是新22师还是新38师,都有为英军解围的经验,史迪威现在连客套话都没有了,习惯性的认为孙立人不会拒绝。

“还能怎么办?我们吃的、穿的,手里的武器弹药和药品,那一样不的依靠美国人……”

孙立人的声音越来越小,这就是中国人的通病,他们总是想的太多,可是他们却忘记了,世界反法西斯阵线,绝对不会因为不救援盟军而破裂。

“纵然要救援,也的让英国人吃吃苦头,我就不信他们现在还敢投降?”

廖耀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现在和第一次远征已经不同,哪个时候整个世界的形式都不好,而且英国人存下来放弃缅甸的心思,完全拿中国人当垫背的,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整个形式已经逆转过来了。

“就是我想现在让李鸿救援也没办法,114团有大半的兵力还在路上,而且,巴棱杜我们也不能放弃,必须派部队接管之后才能行动……”

孙立人看向廖耀湘,他的意思是让廖耀湘的警卫营连夜行动,接管巴棱杜。

“巴棱杜的部队注定是进攻孟拱的先头部队,一个营根本不够,还不如让警卫营待在现在的位置,重新派部队接管巴棱杜。”

廖耀湘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我去吧!”

冯锷叹了一口气,不是他不觉得累,也不是他觉得自己能打,而是现在整个新一军的情况都不太好,他们在泥泞中连续战斗几个月了,身体和精神已经达到奔溃的边沿,再强行军进攻,恐怕这些精锐的远征军士兵大部分都会损耗掉。

而突击队不同,虽然他们也是在西通打了这么久,但他们是防守,体力保存的相对好一点。

“行,给你凑一个基数的弹药。”

廖耀湘点头,他们觉得这也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我带着113团和你一起去,最好趁着败退的日军没有回到孟拱之前占领这里,不然这又是一场攻坚战。”

孙立人皱着眉头,纵然弹药不足,他也决定带着部队尽量的靠近前线,再说了,有突击队在,防守还不会有什么问题。

最关键的是,孟拱城里现在鬼子兵力不足,从丛林撤退的鬼子主力部队要穿越丛林没那么快。

“出发!”

6月18日早上,突击队和113团及新38师师部出发,鬼子留下的卡车被征调向马拉高地靠近,准备接应后勤部队运输的物资,所以他们只能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