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京师变故(第2/2页)

距离浑河十几里外,是壁垒森严的明军大营。

朱慈烺站在莫子山上,遥望蜿蜒曲折的浑河,心情难以平复,二十年前的浑河之战就是在这里发生的。

当时四千白杆兵和三千浙兵共计七千余人,奉命前去援救沈阳,当他们赶到浑河的时候,发现沈阳已经被努尔哈赤攻下了,救援任务虽然已经失败,但军令仍在,白杆兵和浙兵奋然渡河列阵作战。

浙兵的统帅叫戚金,是戚继光的宗族子侄,常年跟随戚继光南征北战,他所率的浙兵也可以说是戚家军的余脉。

浑河两岸,数万八旗军围攻七千白杆兵和浙兵,双方血战到天色将晚,八旗军又有援兵赶到战场!

见没有援军,众将士都抱着成仁之心,最终除了极少官兵杀出重围回到了辽阳的明军大营,总兵陈策、童仲癸与副将戚金、将领袁见龙、邓起龙、张名世、张大斗等大小将官共一百二十多人全部悲壮殉国。

二十年前的浑河之战,可以说是辽东战场上打得最惨烈的一次,明人倍感自豪,《明熹宗录》称之为“凛凛有生气”“时咸壮之”,根据后金自己的史书,八旗所部确实受到极其沉重的打击,伤亡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