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0章 群魔乱舞(第2/3页)

“这个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首先第一条,从今往后,所有的报纸,都需要在这个机构之中先登记备案,提交这个报纸掌柜、东家的相关信息,并交纳一定金额的保证金;一旦哪家报纸出现违法违规的行为,我们可以从警告、扣罚保证金、限期停业整顿、取消发行资格等各个方面进行惩罚。”

长安城报纸行业的乱象,李宽自然有听说过。

骆宾王可是不止一次的跟自己抱怨,那些《月亮报》之类的报纸,抢了《大唐日报》不少的客户。

甚至有些头铁的小报,编造各种绯闻居然编到楚王府头上了。

所以,整改几乎是必然的。

“楚王殿下不愧是报纸的祖师爷,这第一条就非同凡响,解决了老夫的燃眉之急。”

听了李宽说的话,房玄龄脸上露出了笑容。

看来今天专门请李宽吃饭,是一个完全正确的选择啊。

“房相过奖了。这第二条,就是对报纸的内容要做一定的约束。像是胡编乱造、构陷中伤、诽谤朝廷之类的内容,肯定是不允许发行的。当然,这也得有一个度,可别搞得到时候报纸上面都是一样的官面文章,那就失去了报纸传播信息的意义了。”

“再者,这报纸的发行对象也要有一个限制。像是有些内容,明显是不适合一些蒙学、小学里头的学员阅读的,就要多加引导……”

李宽林林总总的给房玄龄说了小半个时辰,算是把怎么管理各家报纸给说了个通透。

“楚王殿下,老夫突然觉得,这报纸的影响力如此巨大,我们朝廷是不是也要办理一份官方的报纸呢?”

房玄龄稍微有点尴尬的看了看李宽。

这个主意,显然是会对《大唐日报》带来一定冲击的。

“可以啊,房相你不说我也正想提出来呢,我连报纸的名字都想好了,就叫《贞观盛世》。”

李宽的回答,出乎房玄龄的意料。

他有点搞不清楚李宽这话有几分真几分假了。

“这名字……是不是稍微有点……”

房玄龄也是要脸的。

这么谄媚的报纸名称,一不小心,他就会被人弹劾为佞臣呢。

不过,李宽都这么说来,他要直接反对,似乎也不大合适。

总不能他反对贞观是盛世这个说法吧?

“我觉得挺好的,陛下想必也是喜欢的。户部下面现在有大唐运输集团,礼部下面多一个《贞观盛世》的报纸,正好可以用来刊登各种不涉密的朝政大事,解读朝廷的各种大政方针呢。”

李宽是准备把《大唐日报》办理成综合性的报刊,跟《贞观盛世》相比,并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冲突。

再说了,有这么一份朝廷的报纸来引导舆论,他也是赞同的。

“那老夫回头整理一下再跟陛下汇报吧。”

房玄龄突然觉得有点搬起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的感觉。

……

长安城的商人,经常抱怨朝廷的办事效率很低。

其实,这得看是什么事情。

只要朝廷重视,那效率高到超出你的想象。

房玄龄只不过跟李宽吃完饭的第三天,就有官员带着一帮胥吏来到了文曲书院,找到了文启明。

“大唐报业管理规则”摆在了文启明面前,与此同时,还有一张限期整改的通知书。

《月亮报》作为销量巨大,争议最大的报纸,成为新政之后的首家倒霉蛋。

当然,房玄龄亲自操刀制定的策略,倒也没有把它的路完全给封死。

你要是只在平康坊中的青楼酒肆之中贩卖,那么许多对《月亮报》的限制就会变松。

反正,整改期间,文启明得拿出自己的诚意来,直到它的整改方案得到批准为止。

……

大唐日报的总部,李宽再一次的来到了这里。

“宾王,从明天开始,我们的报纸由三天出一版变更为两天出一版,然后里面的文字要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话语来表达。”

每当行业混乱之际,往往也是大鱼吃小鱼,强者变强的时候。

李宽对《大唐日报》是抱有比较大的期待的。

如今在凉州、登州、洛阳、襄州,甚至是扬州和杭州等地,都有《大唐日报》的销售。

虽然时效性差了一些,但是没有更好的信息传播工具出现之前,并没有人觉得看过期了的报纸有什么不妥当。

事实上,哪怕是李世民,每天看到的各个州县的消息,基本上也都是过期的。

就像是岭南,哪怕是从广州乘坐最快的飞剪船去长安,没有一个月也是到不了的。

这就注定了大明宫中得到的消息,有一定的滞后性。

这个问题,哪个朝代都是存在的。

“王爷,这些文章,属下已经参照《三国演义》的写法,尽量的口语化了,如果还要进一步进化,那就真的只能变成大家日常说话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