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3章 安全问题,首当其冲(第2/4页)

李宽看李世民并没有打断自己说话的意思,便接着继续说明。

“朝廷后续肯定会鼓励关中和河东道、河北道的百姓往辽东移民,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短时间内,辽东的高句丽人的数量,肯定是大大的多余唐人的。在这种背景下,微臣有几个方法来解决安全问题。”

李宽看了看大家的反应,继续解释着。

“首先就是本次出征的将士当中,可以留下一半,直接在辽东各地成立辽东生产建设兵团,负责农业、商业、交通等事情,承担着屯田戍边的职责;在生产建设兵团里面,可以大规模的采用观狮山书院机械作坊生产的农业器械来种植水稻,可以大量的修建水泥道路,可以垄断辽东的食盐贸易,辅助辽东道的建设。”

李世民等人还以为李宽还抛出什么石破天惊的主意出来,结果却是屯田。

隋唐那个辽东生产建设兵团的名字有点新鲜,但是在他们看来,干的其实就是屯田的事情啊。

所以长孙无忌首先就站出来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道:“《汉书·西域传下·渠犁》有云:自武帝初通西域,置校尉,屯田渠犁。楚王殿下,这屯田之法,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法子;要解决辽东的安全问题,单靠屯田是很困难的吧?”

“没错!单靠屯田自然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屯田只是其中的一个方法。并且,我说的这个生产建设兵团,做的事情跟前朝的屯田有所不同,具体的差异,后续我会单独给陛上一个奏折,今天就先说一下屯田之外的安排。”

长孙无忌会跳出来怼自己,李宽一点也不觉得意外。

当然,他也没有太当回事。

这些年,怼自己的人多去了,没见到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除了组建生产建设兵团之外,尽快的拉拢一批、分化一批、打击一批高句丽人,将所有手上沾上了汉人鲜血的高句丽勋贵、官员家族,全部贬为奴隶,这个数量,至少要达到三十万人!”

“什么?三十万人?把这么多的高句丽人贬为奴隶,岂不是辽东刚刚稳定下来的局势,立马就乱套了?”

这个时候,岑文本也有点坐不住了,赶紧站出来表示反对。

这一趟李世民的御驾亲征,岑文本是从头到尾都参与到其中,他可不想自己的辛勤劳动果实,就这么被李宽给搞没了。

“民可载舟,亦可覆舟。我大唐既然设立了辽东道,那么原本的高句丽人,自然也算是我大唐的百姓。宽儿你这么扩大打击范围,很有秋后算账的嫌疑,到时候高句丽人岂会甘心为我大唐卖命?”

李世民显然也不认可李宽的这个做法。

自登基以来,大唐的死刑犯都比之前的朝代少了很少,李世民更是不断消减宫中太监、宫女等奴仆数量。

如今一下子要在辽东搞出来三十万奴仆,这个言论,实在很难接受啊。

“陛下,高句丽人是否甘心为我大唐用命,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安安分分的为我大唐所用即可!单纯的将几十万高句丽人贬为奴仆,自然是不合适的;但是,我们可以同时将一些亲近大唐的高句丽人,提升一些地位,给予一些特权。

比如那高句丽人宋坚和朱彪带领的仆从军,就可以树立为榜样,让他们成为辽东道的高句丽人当中的勋贵,取代原本的那帮人。这些原本是普通百姓出生的勋贵,肯定很乐意见到以前高高在上的高句丽官员,成为他们的奴仆,也肯定不希望这些‘奴仆’,重新翻身做他们的主人。”

李宽会抛出这个石破天惊的观点,自然也是有准备的。

“你的意思是让高句丽人自己对立起来?我们大唐站在一边来维持这平衡?”

一旁的房玄龄有点抓住了李宽的意思,但是又觉得单靠这些手段,似乎也没有办法彻底解决安全问题。

“房相,可以这么理解。但是我们要做的不仅如此。除了打一批、拉一批之外,我们还得分化一批。辽东不仅有高句丽人,还有室韦人、靺鞨人、契丹人、扶余人,甚至还有一部分突厥人,我们可以直接给这些人分一个等级。

基本的思路是唐人作为第一等人,突厥人作为第二等人,室韦、靺鞨、契丹、扶余等作为第三等人,高句丽作为第四等人。当然,这个等级不是完全固定的,只要达到一定的条件,高句丽人也可以成为第一等人,室韦人也可降为第四等人。

不同等级的人员,在辽东享受的权利是不一样的。一等的可以在辽东境内随意流动,缴纳最低的赋税,并且一等跟四等之间的人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律法可以优先保护一等人的权利。而下等级的人员,如果做出有利于辽东安全的事情,作出有利于大唐发展的事情,则是可以顺利晋升为上一个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