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04章 免费修建衙门(第2/4页)

李宽自然不好告诉房玄龄,自己是通过楚王府情报调查局的力量了解到李世民的情况的。

就像是这些马车,要不是下午雨变小的时候,信鸽顺利的把他的指示传给了作坊城中的楚王府情报调查局人员,他哪里有那么好的运气,一到作坊城的边缘就有马车可以乘坐?

“好!在作坊城就好!那老夫就放心了!”

房玄龄对于李宽说的话,还是非常信任的。

李宽既然这么说了,那么李世民肯定就是安全的。

“房相,这一次长安城各处都被淹的非常厉害,只有作坊城这里完好无损。我倒是有一个建议,朝廷可以考虑考虑!”

眼下已经确定李世民没有安全问题,大家的心情都比较放松,李宽干脆趁着这个机会先跟房玄龄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嗯?什么建议?”

房玄龄立马警惕了起来。

他对李宽可是很了解的,这个时候李宽突然说有一个建议,绝对不会是闲聊随口提的建议。

“房相,您不用紧张!这个建议对朝廷是有好处的,我绝对不会占朝廷便宜!”

李宽看到房玄龄的这幅表现,也是感到好笑。

自己的杀伤力,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大了?

“哼,是不是对朝廷有好处,可不是你一句话说有就有的!”

“您看啊,长安城这一次积水那么厉害,而作坊城没有,这说明作坊城的建设规划是非常合理的。您可能只会觉得不就是作坊城的下水道建设的大一点嘛,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不了长安城的下水道也改造一下就行了。先不说长安城的下水道改造,绝对不是简单的一句话就能搞定的,单单就作坊城的建设规划,它就不仅仅是下水道修建的比较宽广这么一个优点。”

李宽看到房玄龄愿意听自己说话,立马开启了游说模式。

整个长安城,被自己洗脑之后还能坚持自己的主意的人,还真是不多呢。

“哦?老夫洗耳恭听,看看楚王殿下你到底能不能把作坊城给吹出一朵花来!”

长安城的格局是大隋的时候就定下来了的,但是房玄龄作为大唐的尚书左仆射,在位十来年了,如果说长安城的规划不好,他怎么也有一些责任啊。

毕竟,好多东西也都是贞观年间修建或者改造的呢。

“这城池规划,可是一门学问。我们得是以发展的眼光,通过科学的论证,采用专业人士的建议为前提,对整个城池的经济结构、空间结构、社会结构的发展进行规划,可不是脑子一拍就可以下结论的。”

论到放嘴炮,长安城里可没有几个人能够比得上李宽。

特别是这些夹在着未来知识的“嘴炮”,哪怕是李世民站在面前,李宽也能把他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就像是我们作坊城,虽然从名字上提起来,这里就是一座充满各种作坊的城池,事实上也没有错,各个作坊是这里的核心。但是,作坊城占地广阔,真正规划用来兴建作坊的土地,也就三成不到,剩下的都是其他用处。”

“比如我们作坊城修建的各个住宅区,它存在的其中一个意义就是为各个作坊解决管事、匠人们的住宿问题。但是他又不仅仅是这么一个简单的目的。作坊城除了作坊区,还有一片是用来修建各种书院的,并且各种运动场馆、歌剧院、藏书馆、万兽园等机构也都会集中在其中一个区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区域就是一个科教区。”

“除了作坊区和科教区,我们还以大唐交易中心为中心,周边修建几条街,专门售卖各种各样的小商品、各地特产等商品,并且会把各个客栈、酒楼等铺子都集中在这个区域,形成一个商业区。”

伴随着作坊区、住宅区、科教区、商业区等一个个新名词从李宽嘴里冒出来,房玄龄的注意力果然给吸引住了。

至于一旁的李治,更是满脸崇拜的看着李宽。

从小到大,他跟李宽的关系是最好的。

虽然因为这几年年龄变大了,李世民对他的学业要求高了,去楚王府的次数少了,但是并不表示双方的关系变淡了。

相反的,越是读的书籍越多,李治越能感受到李宽的厉害。

无形之中,李治已经把李宽当成是自己的偶像,不管是做事还是思考问题的方式,甚至一些行为习惯,都在模仿着李宽。

“这些区的界限,现在还不是非常的清晰,但是伴随着作坊城建设的不断完善,大家会越来越清晰的感受到这种定位的差异。当然,房相您可能会觉得,这是这么简单的划分区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人家长安城分的更细呢,每个坊都有每个坊的特色。”

李宽当然知道仅仅凭着几个新名词,是没有办法彻底让房玄龄信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