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58章 李宽:我这是离开了多久?(第3/3页)

李宽搞清楚了观狮山书院医学院的情况之后,也没有继续逗留太久就回去了。

……

朔州。

褚遂良在这里已经待了两年了。

他亲眼见证了大唐棉花种植面积的飞跃。

如今正是棉花幼苗快速成长的时候,棉田里一望无际的都是绿油油的幼苗。

“石明,听说你们石家村有一半的人都来到塞北种植棉花?怎么样,今年的种植面积有增加吗?”

褚遂良骑着一匹骏马,沿着新修建的水泥道路缓缓而前。

道路的两旁基本上都是长安城各家勋贵的棉田。

每隔个五六里路,就能看到一个小小的村落,这是负责照顾棉田的帮工自发聚集而成的村子。

跟关中的村落不同,这里的村落,什么姓氏的人都有。

也就是少数村落会有某一两种姓氏集中的情况,就如同石家村。

塞北毗邻草原,随时都有可能有胡人来犯,所以大家虽然不是同姓,但是却是非常团结。

“褚主薄,在这里种植棉花的收成,一年就顶得上关中种三五年的粟米或者稻谷,刚开始的时候大家是有各种顾虑,如今已经见识到了种植棉花的挣钱能力,大家自然是纷纷增产。”

石明作为观狮山书院的学员,如今已经是褚遂良的得力助手。

过了今年,褚遂良还准备给他运作一下,让他担任朔州北部的某县县令。

“去年的时候,棉花收购价格相比前年有了大幅度的下降,棉布的价格也下滑的非常厉害,百姓们就没有担忧?”

褚遂良今年其实是比较纠结的。

一方面,他希望朔州附近的棉花种植面积继续扩大;但是,另外一方面,持续扩大的棉花种植面积,产出的棉花已经超出了大唐的需求。

倒不是说大唐不需要这么多棉花,而是大唐能够买得起棉布的人,不需要这么多的棉花。

所以去年的时候,棉布的价格才会大幅度的下滑。

把棉布的价格做到接近麻布价格,可想而知这个价格下降的多么厉害。

要知道,几年前,棉衣还是奢侈品呢。

长安城的勋贵,冬天里穿着一件大棉衣,绝对比穿着一件貂皮大衣要来的有面子。

“虽然棉花和棉布的价格都在下降,但是在朔州这里,种植棉花的成本太低了,朝廷基本上是白送你土地让你种植,还免除了各种各样的赋税,所以种植棉花仍然比关中种植粮食的收益要高很多。

百姓们别看都不是很聪明的样子,其实他们对这些东西是最敏感的。棉花能够让他们挣更多的钱,他们现在已经形成了这个印象,必定会继续扩大种植面积,直到吃大亏为止!”

石明是农家子弟,对于农户的心理变化把握的比较充分。

“你说的也对,好在楚王殿下未雨绸缪,已经将棉布作为主要的海贸产品开始向各国推广了,不知道最终的效果怎么样,能不能消耗掉今年增加的棉布产量呢。”

褚遂良只能在心中期待大唐的棉布能够在海外热销了。

否者今年棉花采摘的时候,就是棉花大跌价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