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4章 孔子学院(第2/3页)

以大唐的实力,今时今日,不管是新罗百济还是倭国,都会乖乖的听话。

但是他们是否愿意一直乖乖的听话,就不好说了。

还有北方草原那些胡人,要想彻底的将这些地方纳入到大唐的统治之中,最好的办法就是同化他们。

儒学别的作用可能没有那么明显,但是在同化胡人方面,还是有些本事的。

当然,李宽希望在这些地方传播的儒学,是进一步阉割之后的儒学。

大唐如今有科学和儒学之争,其他地方就不用那么辛苦的去争论了,好好的学习儒学就可以了。

“是的,楚王殿下意下如何?”

孔颖达知道李宽是聪明人,不需要自己喋喋不休的在那里说明双方合作的好处。

所以简单明了的询问合作意向。

只有在双方有合作意向的前提下,讨论其他的事情才有意义。

要不然你浪费口水说了半天,最后人家一句不感兴趣,那有什么意义?

“正有此意!孔夫子乃是至圣先师,我们不能只是让大唐百姓沐浴这种关怀,还要让更多的番邦蛮夷也享受孔夫子的教诲。本王有一个提议,国子监和观狮山书院,甚至是其他曲江书院等各个学院一起联手,组建一个新的书院。”

“组建一个新的书院?”

李宽的这个提议,有点超出孔颖达的设想了。

“没错,组建一个新的学院,就叫做孔子学院!”

李宽的话让孔颖达喜出望外。

孔子学院啊,这可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

在此之前,他都没敢提出这么一个话题,如今李宽居然主动要联合各家书院,建设孔子书院。

顾名思义,这所书院最主要的内容肯定就是传授儒学经典啊。

如果真的修建成功,那么自己可就是孔家的功臣,儒学的重要传承人物了。

“楚王殿下,我年纪大了,可经不起玩笑。”

孔颖达颤颤巍巍的说出这句话,显然还是有点不敢相信居然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出来。

这楚王殿下,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沟通嘛,看来以前大家都对他有一些误解。

科学不科学的,孔颖达现在已经选择性的忽视了。

既然拿科学没有办法,那就别出蹊径来挽回咯。

如今李宽都主动的伸出了橄榄枝,自己要是还纠缠着科学的事情,到时候肯定讨不了好。

“孔祭酒,我你觉得我像是在开玩笑吗?”

李宽说话的时候,双眼跟孔颖达对视。

在远处的人看来,两个人肯定是在进行激烈的交锋。

不管是王玄武还是卢宣,都紧张的盯着这里,生怕出现什么意外。

孔颖达听了李宽的话,深呼吸一口气,平息了一下自己的心情,然后才接着说道:“楚王殿下,你能跟我具体说一说这个孔子学院,是怎么一个筹建章程吗?”

不知不觉之间,孔颖达已经不再“老夫”、“老夫”的倚老卖老了。

“其实也很简单,我们首先在长安城筹建一个小规模的孔子学院,把架构搭起来,专门为各地的孔子学院培养教谕。然后我们再在南高句丽、北高句丽、新罗、百济和倭国等五地先修建第一批的孔子学院,教谕和教材全部从长安城运输过去。

之后,我们再在漠北草原和西域等地修建几座孔子学院,也可以同步在南洋和澳洲等地修建几所孔子学院。等到各地的孔子学院建成之后,立马按照相同的模式在所在区域新增几家分院,争取在三年内,完成三十所以上的孔子学院的修建。”

“三十所以上?”

孔颖达觉得自己有点头晕。

这个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自己以为修建一所孔子学院就已经是一个历史突破了,没想到居然有三十所。

“怎么?孔祭酒觉得三十所太少了?增加一点也不是不行,就是教谕的数量到时候可能会有困难!”

孔颖达本来想说“三十所已经不少了,够了”,但是,听完李宽的话,他发现似乎真的可以再增加,立马就变了画风,“楚王殿下,您放心,教谕不是问题!全部包在我身上!”

……

“你家王爷肯定又是在忽悠人了。”

不远处,顾盼盼跟站在自己身边一直没有说话的晴儿吐槽。

虽然大家听不清李宽跟孔颖达在说什么,但是他们脸上表情的变幻,说话的语气,却是能够感觉出来。

原本气势十足的孔颖达,后面明显变成是跟李宽进行汇报一样了。

这也让顾盼盼等人佩服不已。

“孔颖达怎么可能是我们王爷的对手?不需要任何阴谋诡计,使用光明正大的手法就可以让孔颖达心服口服。以前只是懒得对付他而已,今天他主动找过来了,那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