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6章 卖还是不卖?(第2/3页)

“令狐,看问题,不能这么简单的看表面,要透过表象看到问题的本质。我就问你,《长安晚报》是谁家的产业?”

左右今天没有什么事情,杨本满还是愿意提点令狐无疆几句的。

事实上,只要他不去弹劾谁,杨本满每天来当值,都没有什么事情。

看看报纸,喝喝茶,基本上就是他当值的时候最主要的工作了。

“听说是长孙家的产业,有着长孙司空的支持,所以《长安晚报》才能坐稳大唐第二大报纸的位置。”

“那就是了,长孙家跟楚王府的关系很不好,这个传闻你应该听说了吧?”

“你的意思是……”

杨本满都已经把话说的这么透彻了,令狐无疆自然没有蠢到那种程度。

“没错!就是你想的那样!《大唐日报》是楚王府的报纸,《长安晚报》是长孙家的报纸,但凡是在涉及楚王府或者长孙家的事情上面,他们两家任何一家的新闻报道,都是带一双有色眼镜去看,否则的话,你很可能就陷入到了对方的误导之中。”

“我明白了,这么说来,《长安晚报》说作坊城的房价要下跌,我应该反着过来看,实际上作坊城的房价还会继续上涨?”

“是不是要反过来看,我也不确定,反着自己看完之后,多一个想法就行了。”

“如今您在作坊城的房子已经升值了不少,您有没有考虑把这些房子卖了呢?”

令狐无疆虽然不知道杨本满在作坊城到底购买了多少套房子,但是知道这个数量肯定已经达到了三位数,说出去会是一个吓死人的数字。

“我也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是关键是我把房子卖了,拿着这些钱去干什么呢?”

杨本满的话,让令狐无疆哑口无言。

是啊,房子卖了的话,杨本满应该把这些钱拿去干什么呢?

如果只是简单的几百贯或者几千贯钱,都还好说。

可是以杨本满持有的房产数量,一旦变现的话,那就是十几万甚至是几十万贯钱。

这么大一笔钱,还真的不知道要拿去干什么。

杨家的主业是茶叶,哪怕是把现在的茶园规模扩大一倍,也不用不了这么多钱。

再说了,茶叶现在很挣钱,各个勋贵世家都纷纷的开始建设茶园,过个几年还能不能维持这么高的收益,杨本满心中也是没有数。

眼下的房产,反倒是杨本满比较看好的。

大唐各行各业如今都在快速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到长安城来生活。

而这些收入不错的匠人、帮工、商家,都是需要购买房子居住的。

哪怕他们买的都是比较廉价的房子,也会促进房产价格的进一步上涨。

毕竟,你今天住了便宜的房子,明天就会想要住的好一点的。

一步一步的传递下去,最终整个长安城的房子价格都会不断上涨。

这也是杨本满虽然看到作坊城的房子价格已经比较高了,但是也还没有出售卖房的重要原因。

“如今比较火爆的就是出海贸易,以及跟它相关的造船行业。杨御史您有没有考虑直接自己把茶叶卖到海外去呀?”

令狐无疆看到杨本满愿意跟自己聊天,忍不住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如果说十几年前,出海对于大家来说还是非常陌生,觉得出去了就是九死一生,很难回来;那么现在对于大唐来说,就已经是司空见惯了。

伴随着海外贸易航线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再加上东海渔业登州造船作坊的飞剪船的快速普及,航海虽然还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但是已经不至于让他谈出海色变了。

“如今大唐的茶叶,主要是各州府的勋贵百姓购买,还有就是草原部落中的牧民们购买,出海贸易的主角,还是以丝绸、瓷器、玻璃镜子以及新兴的棉布为主,茶叶还不算特别多。”

杨本满作为长安城里有数的投资高手,自然对各种商业事情都比较关心,也颇为了解。

作为大唐赋税收入最主要的新增来源,出海贸易的兴盛,让市舶税快速的增加,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一个税种。

从这个赋税的变化之中,杨本满就能够推导出每年大概的贸易额。

“以前草原上的胡人,也是不喝茶的;甚至十几年前,整个大唐的茶叶产量都不见得有现在的两成那么多。但是经过了西北贸易的推广,草原上的茶叶消耗量,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数字。

属下觉得既然草原上不喝茶的胡人能够变成茶叶的消耗大户,那么海外的那些蛮夷呢?应该也是有希望变成茶叶消耗大户的吧?”

令狐无疆的这话,让杨本满忍不住刮目相看。

一直以来,杨氏茶叶都是没有自己亲自开拓海外市场,只是通过卖给一些海商,每年有一些杨氏茶叶流到了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