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5章 上缴镰刀,有用吗?(第2/3页)

甚至就连每天都会挑着扁担来村里售卖杂货的货郎,今天早上都没有来了。这样下去会影响大家的生活啊。”

对于农村来说,货郎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

他们就是一个移动的小卖部,也是一个移动的收购站。

不管是食盐还是针线、亦或是酱油之类的,都能在货郎那里买到。

而村民们也可以把自己手头多余的一些杂粮售卖给货郎,直接以货易货的新式购买一些东西。

像是茅岗村,离县城比较近,货郎的作用还不是那么不可或缺。

但是对于离县城远一些的村落来说,要是没有货郎到,那可真是很不方便。

要知道,这个是唐朝。

县城外面,稍微远一点的村子,村外的山林里面,指不定就有老虎之类的野兽活动。

这年头也没有大巴车给百姓们乘坐,靠着一双脚的话,去县城买东西还真是有危险。

所以一般人家,那是一年也不会去一次县城,甚至很多村民一辈子都没有去过一次县城的。

哪怕是到了后世,不少村子里老一辈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去过县城。

“嗯,你再去通知一下各家各户,去的时候一定都要把镰刀带上。左邻右舍大家都清楚谁家有几把镰刀,如果没有带齐的,一定要告诉我。

官府这一次只是查一下大家的镰刀情况,并不是要没收大家的镰刀,不要想着家里有两把,自己却是带一把过去应付了事。到时候真要是被人查出来了,那就是凭空给自己找事。”

村正对茅岗村的村民们的心思还是非常了解的,所以直接安排罗老三再次去强调一下。

“没问题,我现在就去!”

罗老三也只是在村正面前抱怨抱怨,并不敢真的对县衙有什么意见。

事实上,只要不是被逼迫到没有活路了,大唐的百姓根本就不敢对朝廷有什么怨言。

……

“这新来的县令也真是的,为什么查验一个镰刀也偏偏选择在大中午的呢?太阳这么大,他不难受吗?”

茅岗村村口,虽然还没有到中午十二点,但是蓝田县县衙的一些不良人已经到了。

重要的人物总是最后一个出场的。

不管是后世还是大唐,这个道理都是通用的。

狄仁杰还没有到,但是蓝田县的不良人却是不能不提前到。

“谁知道呢,这个案子啊,我算是从头到尾的梳理了一遍,根本就没有任何头绪。伤口是镰刀造成的,但是这镰刀,如今都是标准制式,各个村里面,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把。

这个线索,根本就不是什么线索。再加上案子发生的地方是官道旁边的草丛之中。地面非常结实,根本就找不到什么像样的脚印,现场又没有留下什么其他证据。

以我过往的经验,这个案子肯定会是一个悬案,最终不了了之。如今狄县令把声势搞得越大,到时候丢脸就丢的越严重,倒不如慢慢的查,查着查着,大家就把这个案子忘记了,这事情也就算是过去了。

无非就是到时候吏部考核的时候,成绩不是很好看而已。但是哪个州县碰到这种案子的时候,能够轻易查到结果的?大家不都还是好好的过下去吗?也不至于因为这么一个案子就让吏部撤了他的县令之位啊。”

说话的这个不良人,显然是一位老油条了。

当不良人对他来说,其实就是一份营生,一份让自己活下去的工作。

他的心中并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

什么味蓝田县百姓服务,还蓝田县一个平安稳定的环境之类的梦想,他们是一点也没有这个觉悟。

没办法,这个时代就是这样。

别说是不良人,哪怕就是十二卫的精锐,大部分也都只是把当兵作为一个谋生的手段。

理想什么的,离他们还太远了。

这一点,跟后世还是没有办法比的。

“听说这个狄县令今年只有十几岁,年少成名,又有背景,肯定是觉得自己不同凡响,要折腾出一点什么动静出来的。只有受打击的次数多了,才会知道大家其实都是普通人,这县令的位置,并不是因为他多努力就能做的更好的。”

“嘘!这话可别说的那么大声,到时候要是被他听到了,那你就倒霉了!”

就在村民们和胥吏们的议论声中,狄仁杰跟李元芳一行人,骑着马缓缓的来到了茅岗村村头。

“狄县令,茅岗村共有一百零八户人家,总共七百二十四口人,除去常年不在村中的男子,其余各家都安排了家中的壮丁带上了自家的镰刀来到这里了。”

很快的,茅岗村村正就主动的过来跟狄仁杰汇报情况。

作为靠近县城的村正,茅岗村的这个罗村正倒也算是有点见识,不至于看到县令就腿都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