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7章 史上最不一样的蝗灾(第2/3页)

……

“长安城外出现大量蝗虫了!”

“蝗灾蔓延到长安城了!”

在经过了几天的传播之后,漫天遍地的蝗虫终于来到了长安城。

虽然经过了几天的宣传,百姓们对蝗虫的恐惧心里已经大大的降低。

但是当那曾经令人闻之色变的蝗虫大规模的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给人带来的冲击力还是非常强的。

“王爷,府上所有的鸡鸭鹅,都已经被赶到了田地里面,现在已经开始抓食蝗虫了!”

王玄策站在李宽身边,看着前方田地里面仅仅有味的啃食稻叶的蝗虫,面色也非常凝重。

别看大家已经做了万全准备了,雍州府其他几个县的蝗灾也已经有了变小的迹象,但是大家还是非常紧张的。

哪怕是李世民,今天也从颐和园带着一帮大臣,分头来到了长安城外,确认蝗灾的影响情况。

“嗯,把鸡鸭鹅分成几拨,哪里比较多蝗虫,就驱赶到哪里去。这一次的蝗灾,蹦跶不出什么东西来了。”

虽然刚刚蝗虫飞过的时候,仍然有一种铺天盖地的感觉。

但是跟传说中的天地都变色,乌云都被遮挡的浩荡场景相比,这一次的蝗虫规模,还是比较小的。

李宽觉得单纯依靠这几十万只鸡鸭鹅,就能消灭一两成的蝗虫。

再加上长安城的百姓,如今都是全民出动的去抓蝗虫,观狮山书院气象研究所又在拼命的展开人工降雨,抑制了蝗虫的进一步增加。

李宽觉得,未来一周,蝗灾就可以慢慢的消失。

“没问题,我已经安排下去了。要说这些鸡鸭,还真是能吃,我感觉放开来吃的话,一只大公鸡,一天至少可以吃掉一斤的蝗虫呢。”

“不止一斤,这些鸡鸭的消化系统不是很发达,吃进去的东西很快就拉出来了。一只大公鸡,一天可以直接消灭掉两斤的蝗虫。几十万鸡鸭鹅一起出动,一天就可以灭掉几十万斤的蝗虫,再加上百姓们抓掉的蝗虫,我们根本不用担心蝗虫来的太多。”

看着那些公鸡雄赳赳气昂昂的朝着一只只蝗虫扑去,李宽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观狮山书院气象研究所的人工降雨,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

在未来一个月,朱铜、朱银会分别带着两支队伍,忙碌在雍州府的各个县中,为它们实施人工降雨。

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蝗虫萌生的问题,也能解决旱灾的问题。

“只要大规模的蝗虫消失,零星的蝗虫队伍就形不成什么威胁,估计都不够百姓们去抓的。看来,这场蝗灾将会是史上持续时间最短的蝗灾了。许多小蝗虫还没有孵化出来,蝗灾就已经被扑灭了。

到时候各种人工降雨实施下来,那些还没有孵化出来的蝗虫卵,被水一泡之后,也就失去了成为蝗虫的机会了。”

王玄策这几天也忙的够呛。

如今总算是看到了胜利的希望,说话的语气也轻松了不少。

“嗯,回头让人好好的整理一下这一次应对蝗灾的经验,在农学院里头开一门专门的课程,用来教授学员如何应对各种各样的农业灾害。”

虽然今年的蝗灾是比较容易的就可以对应过去。

但是李宽并不觉得这次的蝗灾过去之后,以后大唐就跟蝗灾没有关系了。

恰恰相反,几乎每隔一个几十年,甚至是十几年,大唐就会遭遇一些蝗灾。

区别只是规模的大小。

……

“狄县令,蓝田县的各个村落,都已经找不到蝗虫成群的场面了。这一次的蝗灾,对我们的影响非常有限。”

蓝田县县衙之中,李元芳松了一口气。

虽然蓝田县是第一个接受观狮山书院气象研究所人工降雨帮助的县,但是由于蓝田县本身的底子比较薄弱,一旦受到蝗灾的影响,百姓们的生活水平必将快速的下降。

这会影响狄仁杰在蓝田县实施的致富政策的效果。

特别是好些村民,刚刚开始接受县衙推广的药材种植方案,就被蝗灾给来了当头一棒。

这让今后的致富政策,怎么搞下去呀?

“今年的蝗灾能够这么快的消除下去,跟陛下的英明选择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啊。”

“陛下的英明选择?”

李元芳愣了愣。

什么时候自家的狄县令,居然这么会拍马屁了?

以前不是这个样子的啊。

“是啊,陛下让我师父负责蝗灾的对应,长安城所有的衙门都要服从师父的安排。正因为如此,蝗灾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得到控制,旱情也开始得到缓解,这不是陛下的英明选择吗?陛下要是选择了安排其他人来负责蝗灾的处理,效果肯定没有我师父这么好。”

“原理你是这个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