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9章 只要我不觉得难受,难受的就是别人(第2/3页)

但是到现在为止,商人们还是习惯在大额交易的时候使用银票。

甚至在送礼的时候,大家也发现银票比其他东西要方便的多。

不管是你给一个胥吏送礼,还是给一个县令送礼,亦或是给朝中大臣送礼,基本上都可以一张银票解决。

区别只是银票上的数字差别而已。

当然,银票虽然方便了大唐的商业流通,但是真正的用起来的话,还是很不方便的。

比如我去铺子里购买了五贯钱的东西,结果我拿出一张一百贯钱的银票给掌柜,这根本就没有办法用。

除非对方愿意找给你九十五个银币或者等值的其他金属货币。

要不然这一单生意很难成功了。

“没错!这唐元跟银票,本来就有很多的相识之处。只要让大家产生一种错觉,唐元就是一种银票,只不过金额一般比较小而已。到时候已经习惯了银票存在的商人,就会很自然的接受唐元。

再说了,从长远来看,唐元的推出对大唐商业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只要眼光看得比较长远的商家百姓,都不会拒绝唐元的存在。”

“好!那接下来几天就按照你说的这个方案去搞,一定要让唐元在短时间内传遍长安城百姓的耳朵。让他成为足以取代金币、银币的存在。”

王有才很清楚李宽对唐元的期待有多高。

虽然现在说是每一元的唐元都可以等额兑换相应的金属货币。

但是时间久了,唐元的投放速度肯定也会跟不上市场需求。

到时候,曾经一比一的发行比例,肯定会慢慢的变成一比二,一比三,甚至是一比十。

也就是说金库里有一文钱,就会发行十唐元。

这还算是好的,好歹没有让唐元跟金属货币脱钩。

如果未来的时机成熟,那么大唐皇家钱庄直接让唐元跟金银脱钩,成为一种依托于大唐国家信用,或者是依托于大唐皇家钱庄的信用的货币,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一旦做到了这一点,那么拥有了唐元的大唐,就会有许多的办法来收割四周的番邦属国。

很多时候,利益的纠纷,就不一定需要使用刀剑来解决了。

大唐对于疆域的追求,应该也会慢慢放缓。

……

“杨御史,原来唐元长这样啊,看起来颇为精美的样子呢。”

大唐皇家钱庄的动作非常快。

眼看着又到了户部给长安城的官员们发俸禄的日子了,第一批印刷出来的唐元立马就派上了用处。

而在长安城中,所有楚王府的作坊和铺子都已经受到了指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受唐元。

甚至在商业交易之中,要鼓励使用唐元结算,甚至可以给使用唐元结算的客户一定的优惠。

总之,唐元已经走到了这一步,那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了。

“楚王府的印刷作坊是大唐技术水平最高的。我听说唐元的印刷又使用了独特的技术,楚王府还专门修建了一座印刷生产线来印刷唐元呢。”

杨本满知道的消息,自然要比令狐无疆多一些。

“我看不少胥吏对朝廷直接将俸禄折算成唐元进行发放,有点不满呢,相当于凭空增加了让他们去钱庄换铜钱的时间。”

“为什么还要去钱庄换铜钱呢?”

“因为唐元的使用不方便啊,在此之前,我都只在报纸上看到了唐元的样子,根本就没有在市面上见到任何一张。很多人没有见过唐元,自然也不敢收唐元,最终还是得通过金币银币或者铜钱来进行交易。”

令狐无疆的话,代表了御史台许多人的看法。

“你太小看楚王府的人的办事能力了!不说这个唐元本身是可以随时兑换铜钱的,单单让朝廷用唐元发放俸禄,然后到时候人家再宣布旗下所有的作坊只接受唐元结算,就会逼得很多人去兑换唐元。

到时候,你去钱庄把唐元换成铜钱,别的人却是去钱庄把铜钱换成唐元,而最终你会发现自己还是需要再次去到钱庄把铜钱换成唐元,你那不是在折腾自己吗?”

楚王府在大唐商圈的影响力有多大,杨本满是有着非常深刻的体会的。

不客气的说,只要楚王府全力去推动唐元的普及,那么长安城一半以上的商业交易,都会迅速的切换成唐元结算。

当然,要想让所有的交易都变成唐元结算,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毕竟,总是有一些人是非常固执的。

还会有一些人是在背后使绊子,放出一些闲言碎语的。

“您的意思是我先把唐元握在手中?反正它也随时可以兑换成铜钱,现在不着急?”

“没错,迟早你还是要用唐元的,去折腾那么多干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