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3章 国内城的变化(第3/3页)

渊盖苏文没想辽东回到了大唐手中之后,居然焕发了这么强大的活力。

原本他还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恢复高句丽巅峰时期的统治范围,现在看来这个希望是越来越渺茫了。

“嗯,我们高句丽的商家最喜欢去国内城购买酒水,据说这些酒水都是在辽东本地酿造的。”

“这一次你先去国内城探探路,下一次我也去看一看国内城的变化。”

渊盖苏文显然还是有点担心自己去到国内城之后,会不会给扣下了。

真要是那样,那可就倒了大霉了。

所以他觉得还是让自己的儿子先去探探路吧。

……

“杨大哥,没想到只是简单的把辽东城那里的货物运输到国内城,就能挣这么多钱啊。”

在国内城的一处小酒馆之中,郑化很是激动的坐在那里跟杨洋喝着小酒。

作为辽东道生产建设兵团最早的成员,杨洋和郑化是第一批尝试经商的人员。

楚王府非常重视商业的发展,薛仁贵当了辽东生产建设兵团的都督之后,自然也不会忽略商业的发展。

除了鼓励外面的商家来到生产建设兵团的驻地经商,他还鼓励兵团成员在辽东站稳脚跟之后,同步做起了小买卖。

“把朔州运输过来的棉布,还有我们兵团下属的酿酒作坊生产的酒水运输到国内城,就能获得至少翻倍的收益。这帮胡人,比我们有钱啊。”

杨洋今天的心情也很不错。

去年秋收以后,趁着还没有下大雪,他跟杨洋组织了一个小商队,直接携带着十几辆马车的货物来到了国内城。

这么一个冬天,就挣了他们这辈子都没有挣到的钱财。

现在总算是不用担心向大唐皇家钱庄借贷的钱财还不上了。

“不止翻一倍呢。我们把棉布和酒水过过来,再从胡人手中换各种皮草和特产回去,又能挣一笔。我估算了一下,单单这个冬天,我们就至少挣了一千贯钱呢。”

郑化之前只是一个普通的府兵,从来没有想象到自己有一天也能挣这么多的钱。

“等回到辽东城,我们就可以专门组建一个商队,就在辽东道的范围活动,就足以挣到超出大家想象的钱财了。”

杨洋心中也有了决定。

虽然在兵团里种地也能过上好日子,但是见识了经商的利润之后,他显然已经没有办法安安分分的种地了。

作为辽东道最繁华的三个城池之一,地处东北的国内城,是商机最多的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