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0章 时代的力量(第3/3页)

除了新技术的研究,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如何降低纸张的成本。

大唐现在的造纸技术,虽然跟后世的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就单独一张纸张的质量来说,跟后世的普通纸张相比,已经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了。

这个时候,让纸张变得便宜一点,再便宜一点,更便宜一点,就是造纸作坊最主要的任务。

如今,不管是观狮山书院还是其他的书院、小学、蒙学,对书籍印刷的需求都是比较旺盛的。

单单今年上半年印刷的书籍总量,就已经超越了去年全年。

如果跟十几年前相比的话,现在一个月印刷的书籍,比以前一年,甚至是好几年都还要低。

曾经,一本普通的《论文》,都能卖一贯钱一本,甚至是两贯钱一本,可想而知,读书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情。

但是,现在大部分的书籍价格,都已经下降到了一百文钱以内。

也就是一些比较厚的书籍,或者是字典之类的,还能去到几百文钱一本。

不过,李宽对这个情况显然还是不满意的。

这也是王富贵跟戴全为何这么重视造纸作坊的原因。

如今蒸汽机器开始进入一些作坊,造纸作坊就是第一批选择应用的作坊。

“戴师傅,使用这个蒸汽机来捣碎造纸材料,是不是意味着以后我们可以用更多种类的原料来制作纸张了?”

王富贵感受到蒸汽设备和之前水力推动设备之间的差距,心中颇为期待。

他不是专业的技术人员,但是蒸汽设备的运行速度跟水力设备的运行速度,很明显不是一个等级的。

不仅生产效率不一样了,能够捣碎的东西肯定也不一样了。

甚至以前要在水里面泡上一个月的材料,现在可能只需要泡个半个月就可以捞出来加工了。

这里面节省的时间,其实就是金钱,就是成本。

“应该是可以的,不管是芦苇也好,树皮也好,稻草杆也好,都是造纸的好材料,甚至是竹子、树木等其他的东西,也都可以加工成为纸张。

不过具体的运用,我们还要慢慢的研究。”

戴全是楚王府第一个八级工,也是少数几个几乎全领域都精通的高技术人才。

他现在一年能够拿到的工钱,就已经超过了一千贯钱。

妥妥的是大唐的中产阶级了。

“我们的造纸作坊,生产效率提升之后,对各种材料的需求也会不断的上升。

回头我跟王爷提议一下,看看是不是在江南道和登州再修建两个作坊,就地解决造纸材料的问题,这样可以让纸张的成本变得更低。”

“王掌柜,其实现在的纸张成本,已经只有十几年前的一成不到了,还要继续降低成本吗?”

“当然!王爷曾经说过,希望新华书店里头售卖的书籍,大部分都能降低到二十文钱一本,让每一个百姓家中都能够买得起书籍,我们现在距离这个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呢。”

王富贵说出这个数字的时候,戴全也觉得一阵头疼。

这是要把纸张的制作成本,继续降低一半都不够啊。

“如果这样的话,那可能需要考虑对整个造纸工艺进行改进才行,否则恐怕很难实现。”

戴全思索了一会之后,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没问题啊,慢慢来!长安城的各个作坊,现在是日新月异。十几年前,我们哪里能够想到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也许过个十几年的世界,也是我们完全想象不到的样子呢。”

王富贵这个感慨,应该代表了许多人心中的想法。

长安城现在的变化,真的太快了。

要是离开一年再回来,感觉很多东西都已经不认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