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0章 大唐邮局(第4/7页)

至于李宽说的以后可能可以挣钱的事情,他是压根不信的。

“太子殿下,拿出一笔钱来成立大唐邮局,在各地把架构组建起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但是大唐邮局关系到各个州县的很多分支机构,又涉及到百姓们的贴身利益。

很多事情要怎么办理,微臣还需要回去召集人员讨论一下。

要不然到时候好事变成坏事,那就辜负了太子殿下的一番好意了。”

唐俭这话说的倒也没有毛病。

不过李宽很了解这个时候官员的工作效率。

唐俭说是回去讨论,谁知道什么时候有讨论结果?

这要是拖个几个月时间,第二把火就显得有点不旺盛了。

“大唐邮局的成立,自然是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各个州县的衙门配合。

这里面的人员虽然不是朝廷的官员,但是也算是隶属于户部的一个机构。

这些人在大唐邮局工作,也算是为朝廷办事。

各个州及以上的机构的负责人,可以保留官员身份。

其他人员可以从各个书院或者当地的胥吏、百姓之中招募。

其他有什么具体的问题,你但凡是已经想到的,都可以先说出来,看看我能不能想到解决的办法。”

很显然,李宽是要逼着唐俭赶紧把活给干利索了。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信件的传递,人家商家或者百姓会选择我们大唐邮局,自然是因为我们大唐邮局的收费比较有优势,他们传递信件更加方便。

但是这个收费,到底要怎么定,然后我们怎么收,百姓们的信件怎么给到我们,这都是一个问题呢。”

唐俭心中再次叹了一口气,不过却是只能打起精神,认真的开始思考,并且把自己想到的问题给抛了出来。

“这个好说!虽然送到不同的地方的成本肯定是不一样的。

但是我们要想让大唐邮局顺利的运转下去,这个收费方法就不能太过复杂,否者推行下去的时候就会变了样子。

这个收费,也没有必要搞太多的标准,我们简单的设定几个基准就可以了。

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可以按照县内信件传递,州内信件存底,道内信件传递和大唐境内邮件传递和大唐境外邮件传递分成五个等级。

对于大部分的百姓来说,一般也就是涉及到前面三种信件的传递。

对于第一种,我们就按照一文钱一封信来收费。

对于第二种,就按照两文钱一封信来收费。

对于第三种,暂时就按照五文钱一封信来收费吧。

至于第四种,可以稍微贵一点,就按照十文钱一封信来收取吧。

剩下的那种,因为不同地方之间的差异非常的大,这个可以稍微灵活点。

比如倭国和新罗这些地方按照五十文来收取,澳洲等地按照一百文来收取。

具体的金额可以适当的再调整一下。”

李宽很快就脑袋一拍,简单粗暴的给出了一个方案。

反正先运行几年之后再看看要不要调整就是了。

首先就是把这个机构先给建立起来,让这个体制顺利的运转。

这比什么都重要。

“太子殿下,这个收费,我们户部估计每年需要补贴不少的钱财给到百姓呢。”

唐俭听了李宽的话,苦着脸说道。

虽然这个收费对于百姓来说,已经会感到肉疼了。

但是仍然没有办法覆盖成本。

大唐这个年代的交通太不方便了,而通知的范围又非常的广。

一封信从辽东道传递到岭南道,收取十文钱,百姓们肯定觉得很贵了。

但是对于大唐邮局来说,期间花费的成本可能却是需要好几十文,甚至更高。

“没关系,补贴就补贴吧,先看看再说。”

“那其他的问题呢?”

唐俭刚刚可是提到一些列的问题,李宽现在只是给出了一个邮寄费用而已。

“这些邮寄费用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统一印刷的邮件来完成。

所有的信件,必须购买专门的信封,粘贴上正确的邮票,写上正确的收件人和发件人的信息,我们才同意配送。

然后我们可以在各地设立一些统一的邮箱,用来收集大家的信件。

比如长安城各坊的坊门口就可以设立一个邮箱。

百姓们写好了信件之后,就投入到邮箱之中。

然后我们邮局的人员定期去将这些信件取回来。

至于取信件的频率,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有些地方每天一次,有些地方两三天一次,有些地方可以一个星期一次,甚至更长的时间。

这么一来,信件接受的问题算是解决了。

至于配送的问题,我们也可以让各县的邮局跟各个乡镇合作,在每个乡镇设立固定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