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3章 算不算拔苗助长?(第4/7页)

当然了,发电机跟点火线圈连接在一起之后,什么时候给点火线圈通电,让他能够进行点火,那就需要在中间增加一个电路控制开关。”

李宽尽可能的借着自己后世了解的一些信息,给饶永祥和卢照邻进行说明。

“电路控制开关?这是什么样的零件?”

饶永祥显然是第一次听到这个东西。

“简单的理解,就是当我们需要让点火线圈通电的时候,这个电路控制开关就会接通。

发电机中的电量就会传递到点火线圈,实现对火花塞进行点火。

这个开关需要结合凸轮轴的结构进行联动的设计和控制。

将来你们也可以考虑是不是有一些特殊的小零件,能够专门用来控制电路的开闭,或者是控制水路、油路的开闭。

至于原理,可以好好的利用电磁感应现象,也可以结合弹簧的机械机构来进行。”

李宽也没有办法说出太过具体的一些东西出来,他毕竟也不是一个发动机专家。

不过,能够提出这些思路出来,对于卢照邻和饶永祥来说,已经非常难得了。

这至少让他们有了努力的方向,不至于在那里瞎折腾。

所谓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研究零件的时候,其实也是适用的。

如果你的技术方向有问题,那怎么折腾都估计不会有成果。

但是方向对了的话,顺风顺水的出成果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师父,回头我们会找个合作方专门研究这些零件,到时候我们把相应的需求提出来,如果谁能够制作出符合我们需求的各种零件。

那么我们就可以承诺今后发动机量产之后的零件订单就交给他们来制作。

按照我们研究所对发动机应用前景的推测,到时候这个订单的数量绝对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卢照邻自然不是傻傻的什么零件都自己去搞定。

长安城各种各样的作坊非常多,有意进入到发动机零件加工中的作坊也不少。

到时候观狮山书院煤油发动机研究所哪怕是设计出了可以批量生产的发动机,肯定也是要从外面采办一些零件的。

什么东西都自己生产,这不是最经济的一种做法。

之前的奔驰四轮马车和永久自行车作坊,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嗯,你这个思路很好。可以把各种零件的技术要求注明出来,然后把一些主要的尺寸要求提出来。

看看长安城中,那些作坊能够制作出满足要求的零件出来。

通过这些方法,慢慢的带动一个发动机相关的产业链出来。

将来你们量产生产发动机之后,才能快速的实现大规模的扩产。”

李宽就没有见过哪家的发动机是所有零件都自己生产的。

所谓术业有专攻,有些作坊就专门生产一两种零件,他们在这个领域的专业性,绝对不是一般人可以比得上的。

“太子殿下,如果我们这样子做的话,很多作坊立马就知道我们的发动机的信息了。

到时候他们直接拿着这些信息去生产属于他们自己的发动机,抢在我们之前进行发布的话,岂不是亏大了?”

饶永祥提出了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

观狮山书院煤油发动机研究所的图纸信息一旦流传出去,很难避免不会到了一些竞争对手的手中。

到时候人家直接抄袭你的话,指不定比你更早的推出产品呢。

这样的情况,显然不是饶永祥希望看到的。

“发动机的结构是不可能保密的。

哪怕是你现在偷偷的生产出了样机,到时候你批量生产之后,总是要售卖的吧?

竞争对手只要购买一些发动机回去进行拆解,一一模仿进行零件的生产制作,不就可以搞清楚我们的发动机结构了吗?

这个时候,大家都能生产发动机了。

但是不同的作坊生产出来的发动机肯定是不同的。

同样一个零件,我们的精度要求,对方是比较难通过拆解来搞清楚的。

我们的组装顺序,他们也不见得能够完全模仿。

再加上我们可以掌握一些独特的核心零件,让对方没有办法模仿。

最终其他人模仿给我们带来的压力,应该不会很大的。”

李宽显然是比较乐观的,他也只能乐观一些。

要不然的话,整个大唐的官员看到李宽发愁,估计都要睡不好觉了。

毕竟位置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很多事情就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师父说的没错,别人哪怕是拆解了我们的发动机,照着外形去生产的话,很多细节还是没有办法注意到的。

我们跟各个作坊合作的时候,肯定会签订保密协议。

只要对方拿不到我们所有零件的图纸,就制作不出跟我们一样好的发动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