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5章 金山港的复杂局面(第2/7页)

李治不是那么大胆的人。

小心谨慎的他,虽然对曹林的提议有点心动,但是心中也是有不少的担忧。

“九皇子,我不觉得这个做法就有多么的出格。

其实朝廷会把您安置在金山港,就已经说明朝廷是希望您在这里能够有所作为的。

太子殿下让人制作的地球仪,您肯定也是非常熟悉的了。

从地球仪上的情况来看,大唐只占据了这个世界的一小部分土地,在大唐之外还有非常广阔的区域等待我们去开发。

当初大皇子跟四皇子争夺储君之位的时候,甚至都已经做出了谋反的事情了。

而五皇子就更加不用说了,都已经在阴氏的怂恿下背叛大唐了。

但是最终他们的结局呢?

不仅没有丢掉性命,还被妥善的安置在了澳洲的太子港和西洋的齐王港。

这几年,我也多方打听了解了太子港和齐王港的情况。

说那里是世外桃源也不为过,他们在新的地方,不仅过的更加自由,权利也是非常的大。

甚至抛弃一些因素来讲,他们在外面过的可能更加舒服呢。”

曹林自然是知道李治在担忧什么的。

一路上思索了那么多问题的他,也清楚应该要怎么说服李治。

“你的意思是说二哥把我安置在金山港,其实一点也不担心我在这里发展势力?”

李治也不傻,只是想的比较多而已。

“是的,太子殿下根本就不怕大家在海外发展势力。

不知道您研究过他的做事风格没有,这些年,我是花费了不少功夫研究的。

当初长孙无忌跟陛下提议要分封宗室子弟到海外的时候,其实是不怀好意的。

但是太子殿下并没有提出任何的反对意见。

相反的,他对这个事情还非常支持,搞的长孙无忌估计都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太子殿下明明知道分封宗室子弟到海外各处,会影响他在海外的控制力和权威。

但是他还是同意这么做了,这是为什么呢?”

曹林这些年最喜欢做的就是琢磨人。

特别是琢磨李世民和他的儿子们。

很显然,曹林的这些时间也没有白花。

“这是为什么呢?总不能是因为海外的领土太大、太多,二哥不在意吧?”

李治拉住了缰绳,干脆停在那里听曹林说话。

“您这么说,其实也没有错。

按照我的分析,太子殿下是确实不担心大家在海外发展起来之后,会影响他的权威或者对海外的控制力。

结合这么多年他的做事风格来看,我觉得他应该是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

认为哪怕是大家在海外不断发展,也不可能脱离他的掌控。

当然了,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说是他的格局比较大。

他眼中看到的是大唐的长远利益,看到的是我们大唐彻底控制海外许多领土的前景。

不管是那些领土在哪个宗室子弟手中,终归是在我们大唐手中。

但是如果不册封宗室子弟的封地到海外的话。

那么这些地方很可能就会被其他人给占领。

要么就是聚集一些野心家,要么就是被大食帝国或者是其他国家的人占据。

这些显然都不是太子殿下希望看到的事情。”

曹林这么一说,李治有点回过味来了。

在此之前,没有谁敢把这个事情说得那么透彻。

他虽然隐约能够感受到李宽的一点想法,但是想的没有那么透彻。

现在被曹林给点破了,他立马就恍然大悟。

好像真的是这样呢。

“按照你的意思,二哥一点也不忌讳大家在海外发展属于自己的势力范围?

哪怕是我们采用了一些不一定很好的手段,他都能容忍?”

李治的眼神变得越来月越亮。

虽然他在朝中没有什么存在感,但是并不代表他没有任何的野心啊。

他也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率领一方百姓,走向繁荣富强。

“是的,我是这么认为的!并且从过往的情况分析来看,我认为太子殿下应该就是这么认为的。

只要我们不直接举起造反,朝廷就能够容忍我们在海外的各种发展。

就以现在的情况,依靠着大唐这座靠山,我们才能更加舒服的发展。

所以也没有必要做出举旗造反这种事情。”

曹林说这话的时候,小心翼翼的注意着李治的脸色。

在他心中,他虽然觉得现在不适合举旗造反,但是将来的话就不一定了。

当然了,这些话他现在是不会说出来的,要根据形势再看。

如果将来朝廷允许李治在北美洲立国,成为大唐新的属国的话,那么也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方案。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曹先生,既然如此,那么你觉得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呢?”